大洋洲、南極洲
[考綱要求]
各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征。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澳大利亞。
[知識講解]
一、大洋洲
1.概述
(1)世界面積最小的一洲
位置:介于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并與南北美洲遙遙相對;已成為亞洲、非洲與南、北美洲之間船舶、飛機往來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應站,又是海底電纜的交匯處,在交通和戰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組成: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南北兩島、新幾內亞島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群島。
居民:絕大部分是歐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為黃種人和黑種人。
(2)成因不同的三種島嶼
大陸島: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新西蘭南北兩島等。原為大陸一部分,后來由于地殼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陸分離。面積較大,地勢較高。
火山島:海底火山噴發而成,海拔較高,地勢險峻,如夏威夷群島。
珊瑚島:由珊瑚的遺體堆積而成,面積不大,地勢低平。
2.澳大利亞
(1)大洋洲最大的國家: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等島嶼,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地廣人稀,居民以英裔為主,講英語。
(2)東、中、西部地形不同
東部:大分水嶺,全國最大河流墨累河發源在其西側,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國面積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勢最低處艾爾湖
(3)特有動物
種類:具有古老性和獨特性,如袋鼠、鴯鹋、鴨嘴獸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條件單一,動物演化緩慢
(4)人口分布與環境的關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和西部內陸地區人口少,東南沿海氣候溫和濕潤、宜人,交通便利,開發早工農業發達;內陸和西部氣候干燥,東北部濕熱,有大堡礁不利建設港口
澳大利亞氣候呈半環狀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風與東南信風影響,降水季節性變化。
②東部迎風坡降水豐富,低緯度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背風坡降水減少,草原向沙漠過渡。西風帶控制區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③南部副熱帶高氣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向內陸過渡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響,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氣候。
(5)經濟
有現代化的農牧業和工礦業,羊毛、小麥著名世界,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煤和鐵礦石出口多,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目前,服務業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經濟支柱
分布:國土東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區
經營方式:種植小麥和牧羊混合經營
主營牧羊帶:墨累—達令盆地
農場是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小麥耕作活動與牧羊活動交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