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高考文科地理復習建議
高三地理復習重在把握好復習的大方向,并在此前提下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將高考要求的基礎主干知識和相關能力落到實處。根據高考地理命題的宗旨及近幾年考生在考試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再結合高中新教材使用的實際情況,提出xx年高考地理學科的復習建議,供教學與復習參考。
一、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準確把握考綱; 《考試說明》是高考地理命題的依據,當然也應該是高考地理復習的依據。學習《考試說明》的基本目標是讓教師全方位地感受高考命題的有關事項,進入一種“高考復習”的狀態,這也是高效復習的必要前提。《考試說明》的主要內容包括考試性質、考試內容、命題指導思想、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題型示例五部分。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要特別注意準確理解“考核目標與要求”的實質,把握好復習的方向、重點。
二、準確把握好地理基礎知識,構建高質量的地理學科知識結構
高考試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強調對所學地理基礎知識的整體、綜合把握,并側重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為此,只有準確把握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構建高質量的知識結構,做到知識掌握上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可能過渡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
高質量地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就是考生要自己體會、理解基礎主干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并根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以一定的線索將相關知識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知識網絡,在遇到新情景新問題時,能根據具體要求,重新遷移、重組,甚至是創造性地應用這些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完成由“學”知識到“用”知識的過程。
高質量學科知識結構的建立是一個逐步發展、完善的過程。首先是一個一個的“知識點結構”,再是“節知識結構”、“章知識結構”,到“單元知識結構”、“地理學科知識結構”。為此,在復習備考過程中,引導學生從每一個“點知識結構”做起,踏踏實實地保證每一個“知識點結構”的質量,構建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線索,再一步一步向節、章、單元、地理學科知識結構轉化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點知識結構”是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這座高樓大廈的基石,如果基石質量不過硬,將直接影響“大廈”的質量。關于這點一定要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足夠重視,因為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高三地理復習的“瓶頸”之一就是學生對最基礎的地理知識掌握不到位,而影響與其相關知識和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如:區位因素的分析是人文地理部分的重點內容之一,而區位因素分析結構又由工業區位因素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分析、城市區位因素分析、人口區位因素分析、交通運輸線的區位因素分析、交通運輸點的區位因素分析、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分析等組成,只有在掌握每一種區位因素分析思路和方法的基礎上,再將這些區位因素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進行比較,提煉出這些區位因素分析思路和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才可能真正構建起區位因素分析這個高質量的知識結構。
為此,構建高質量的學科知識結構十分強調知識結構構建的思路和方法、知識之間的多向聯系、知識之間的綜合比較分析等內容,即: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過程,也就是地理學習能力的訓練和養成過程,“知識”和“能力”通過“結構”的構建而得到最大限度地融合,這是高三地理高效復習最重要,也是唯一的選擇,應該引起每一位高三地理教師和高三學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