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地理復習提綱(第三、四、五章)
第三章 天氣和氣候
一、天氣和氣候的區(qū)別天氣氣候
概念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區(qū)別1 短時間 2、時刻變化 1、長時間2、變化不大
聯(lián)系兩者都是指大氣的狀況,氣候是對長時間天氣的綜合
二、天氣預報圖
1、氣象預報圖(衛(wèi)星云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雨區(qū),其越濃說明云層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氣符號圖:(識別常用天氣符號)
3、天氣預報圖:通常,天氣預報要說明一日內陰晴、風雨、氣溫和降水的情況。
知道:(1)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2)溫度是大氣冷熱的程度,氣溫的單位一般用℃表示,讀作攝氏度。
(3)風力和風向的表示方法。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力指風的大小
(4)污染指數與空氣質量等級等:指數小質量好,級別大,質量差
三、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的變化
(1)日變化:一天中,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后(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氣溫的日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
(2)年變化:一年中,世界陸地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北半球出現在7月,南半球出現在1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北半球出現在1月,南半球出現在7月。
氣溫年較差: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
2、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及影響
(1)等溫線:同一時間氣溫相同的點連在一起組成的線。
(2)a.緯度因素: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低;
b.海陸因素:同緯度氣溫隨著海陸的不同而不同。
夏季:陸熱海冷;冬季:海暖陸涼。
c.地形因素:同緯度的氣溫隨著海拔的不同而不同。
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四、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成
(1)降水的概念 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
(2)降水的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暖濕氣流上升運動)
2、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線的概念
(2)降水的地區(qū)(空間)分布:(三多三少)
①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
②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中緯度沿海地區(qū)降水多,內陸地區(qū)降水少。
(3)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時間)
全年多雨區(qū):在赤道附近地帶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區(qū):在內陸地區(qū)、兩極地區(qū)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開羅;
夏季多雨區(qū):在南、北緯30°~40°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國北京;
冬季多雨區(qū):在南北緯30°~40°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羅馬;
常年濕潤區(qū):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全年受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的地區(qū),各月濕潤,雨量適中,如英國倫敦。
五、影響氣候的因素和氣候類型的分布
1、影響氣候的因素
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
氣溫降水
緯度位置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赤道附近多,兩極地區(qū)少,從赤道向兩極越來越少(限于大陸東岸地區(qū))
海陸位置同緯度地區(qū),夏季沿海地區(qū)氣溫低,內陸地區(qū)高;冬季沿海地區(qū)氣溫高,內陸低;沿海氣溫年較差小,內陸地區(qū)大,從沿海到內陸降水越來越少(溫帶地區(qū)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