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地理復習提綱(第三、四、五章)
三、語言和宗教
(1)主要語言的分布(見教材p75)
①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②英語:應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2)三大宗教的分布三大宗教分布文化特征
基督教歐洲、美洲、大洋洲教堂(巴黎圣母院),分天主教和東正教,天主教中心是梵蒂岡
伊斯蘭教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清真寺(泰姬陵)教徒叫穆斯林,中國的回教和清真教屬于伊斯蘭教(回族、維吾爾族等信仰)
佛教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寺院(布達拉宮)喇嘛教屬于佛教一支(藏族、蒙古族、滿族等信仰)
四、聚落
1、聚落與環境
(1)影響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環境因素:地形、氣候、資源、交通等
(2)世界聚落的分布:沿海平原聚落密集;內陸地區聚落稀少。
(3)居民建筑的差異:主要受當地自然條件的影響,不同地區的聚落景觀存在巨大差異。如:多雨的熱帶多吊腳樓;少雨的沙漠地區則多厚墻石屋。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一、國家和地區
1、數量:
世界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面積大小:
記住面積居世界前6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3、人口多少:
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11個。其中中國和印度人口超過10億。
4、政治制度:
兩大陣營,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
5、經濟發展水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二、領土與國界
1、領土: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的總稱。
2、國界:是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限。它用來劃分國家間各自行使主權的范圍。(如: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為界;美國和加拿大東部以湖泊中心為界,西部有一段以緯線為界,有一段以經線為界。)
3、國際合作
(1)發達國家大多位于北半球,有“北”代指;而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大多為發展中國家,有“南”代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有關經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叫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叫南南合作。
(2)聯合國——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成立于1945年,總部設立在美國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