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氣的運動
(2課時)
教學目標:
1. 熱力環(huán)流:a.引起大氣運動的原因 b.熱力環(huán)流的產生及圖示
2.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a.水平氣壓梯度力
b.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對風的不同影響及圖示
教學重點、難點:熱力環(huán)流、風的形成及影響風的各種作用力
知識結構:
來源:太陽輻射
大 根本原因:太陽輻射強度的唯獨差異
氣 最簡單的形式:熱力環(huán)流(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差—大氣水平運動)
的 原動力:水平氣壓梯度力
運 大氣的水平運動 只改變方向的力:地轉偏向力
動 阻力:摩擦力
大氣水平 低氣壓中的大氣,逆時針方向旋轉輻合(北半球氣旋)
運動形式 高氣壓中的大氣,順時針方向旋轉輻散(北半球反氣旋)
教學過程():
引入:冬季風帶來了寒冷,夏季風帶來了雨水,熱量和水汽的輸送全靠大氣運動。
大氣運動的最簡單的形式是什么?
一、
熱力環(huán)流
1. 熱力環(huán)流的成因:地面冷熱不均。
指出:高低緯度的溫度差異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熱不均。
2. 形成過程:
(1) 地面冷熱不均首先產生大氣的垂直運動。
大氣受熱上升,冷卻使大氣下降。
(2) 大氣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氣壓差異。
(3) 水平氣壓差異形成大氣水平氣壓梯度力,引起
大氣水平運動——風。
水平運動梯度力總是由高壓指向低壓;即風總是由高壓吹向低壓。
小結: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同一高度水平氣壓差異——大氣水平運動——熱力環(huán)流
3. 熱力環(huán)流的圖上判斷:
(1) 等壓面向上凸表示高氣壓,向下凹為低氣壓。等壓面上各點氣壓相等。
(2) 海拔低處氣壓總是高于海拔高處。
(3) 相同高處氣壓,冷處高于熱處。
練習:圖中①②③④⑤各點, ①
氣壓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