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精選2篇)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篇1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
課題
第一節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第1課時)中考資源網
執教
教學
目標
1. 知道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2.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推理能力和科學想象能力
3. 樹立愛科學,不斷進取的精神
重點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難點
認識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教具
演示
慣性小車,斜面,木板,毛巾
學生
主 要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提問: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二.進行新課
1. 歷史回顧:對亞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提出疑問。中考資源網
2. 演示實驗:
。1)中考資源網毛巾表面 (2)中考資源網棉布表面 (3)中考資源網木板表面
現象:(1)中考資源網小車受到阻力大,運動時間短,路程短;
。2)中考資源網小車受到阻力較小,運動時間長點,路程遠點;
。3)中考資源網小車受到阻力最小,運動時間較長,路程較遠。中考資源網
3.推理:當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時,小車將會怎樣運動下去?
4.牛頓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體,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中考資源網
說明: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從實驗中直接得出來的,它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科學推理而得到的。中考資源網
5.學生閱讀課本“牛頓的故事“
三.小結
四.練習
1.正在運動的物體,如果它所受的外力同時消失,那么這物體將( )中考資源網
a、立即停下來;b、慢慢停下來;c、繼續運動下去;d、向相反方向運動。中考資源網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中考資源網
a.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只處于靜止;
b.運動的物體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
c.靜止的物體一定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d.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力,它將永遠運動下去。中考資源網
學生觀察小車運動情況。中考資源網
推理回答問題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
課題
第二節 慣性 慣性現象(第2課時)中考資源網
執教
教學
目標
1.知道什么是慣性,認識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中考資源網
2.會用物體的慣性解釋慣性現象
3.通過慣性現象,向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中考資源網
重點
慣性的定義。中考資源網
難點
應用慣性解釋慣性現象。中考資源網
教具
演示
慣性小車、木塊、象棋子、小球、硬紙片等。中考資源網
學生
主 要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提問: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二.新課教學
1.慣性
教師:從牛頓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體都具有保持靜止狀態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這種性質叫做慣性。中考資源網也可以說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中考資源網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中考資源網
這里提出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中考資源網
2.慣性現象
【演示1】圖9-2,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中考資源網解釋:疊在一起的棋子原來是處于靜止狀態的,當尺子打出了下面的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中考資源網所以上面棋子落在正下方。中考資源網
【演示2】慣性小球實驗,解釋:木片被彈出去之前,小球處于靜止狀態。中考資源網小球由于有慣性,還應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所以小球落在原處。中考資源網
——解釋慣性現象的要領:①說清物體原來是處于什么狀態(運動或靜止)中考資源網②說出后來發生什么變化;③物體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或靜止)中考資源網狀態。中考資源網④所以……。中考資源網
【演示3】剎車時的慣性現象。中考資源網請同學們根據要領解釋。中考資源網
教師:這個實驗再現了汽車緊急剎車時乘客向前倒這一普遍現象。中考資源網
【演示4】汽車起動發生的慣生現象。中考資源網請同學們根據要領解釋。中考資源網
教師:請大家解釋汽車起動時乘客為什么向后傾倒?
三.學生練習:p135練習1、2、3
四.學生閱讀“汽車剎車之后”(學生閱讀五分鐘)
五.作業:p143習題2;本節《同步訓練》
觀察演示實驗
解釋慣性現象
完成練習
閱讀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
課題
第三節 二力平衡(第3課時)中考資源網
執教
教學
目標
1.掌握二力平衡條件
2.會用二力平衡條件解決簡單問題。中考資源網
重點
二力平衡條件
難點
會用二力平衡條件解決簡單問題
教具
演示
滑輪、鉤碼、細繩等
學生
主 要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提問
1、牛頓第一定律內容? 2、什么叫慣性?怎樣解釋慣性現象?
二.新課教學
1.力的平衡
---物體在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中考資源網
。1) 學生舉例:你們見過哪些物體受力并保持靜止?
。2) 學生舉例:你們見過哪些物體受力并做勻速直線運動。中考資源網
教師指出:一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則有兩種情況下:①不受外力(牛頓第一定律)中考資源網②受到平衡力作用。中考資源網
2.二力平衡
演示:p136圖9-6實驗
。1) f1≠f2時,在同一直線,方向相反,這兩力不平衡。中考資源網
(2) f1=f2時,兩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這兩力也不平衡。中考資源網
(3) f1=f2時,兩力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這兩力也不平衡。中考資源網
。4) f1=f2時,兩力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這兩力就平衡了。中考資源網
總結: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線上。中考資源網(記憶:“一物二力三要點”)中考資源網
3.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舉例并說明:靜止的電燈,放在桌面上的書本,在平直道路是做勻速運動的汽車,勻速下降的降落傘。中考資源網
4.二力平衡時這兩個力的合力為零。中考資源網
三.小結
四.練習:想想議議,p138 1、2、3
五.作業:本節〈〈同步訓練〉〉
學生舉例
觀察實驗
歸納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篇2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江蘇高郵市贊化學!∈s湖
【教學內容】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教學媒體】
網絡教室、多媒體計算機(學生2~3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
【教學方法】
協作式自主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用力推一個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前進,當停止用力時,木塊就停了下來。
多媒體動畫模擬、局部放大:展示木塊與水平桌面之間是凹凸不平的,木塊受到推力的作用向前運動,同時木塊還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撤銷推力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木塊慢慢地停止下來。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如何運動?
二、開展探究
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猜想與假設,得出如下幾種觀點:
、傥矬w將運動得越來越快;
②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③物體將慢慢停下來。
按照不同的觀點,將學生進行分組,指導學生設計出各自的探究方案。在小組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為了保證學生探究方案的順利實施,教師要盡可能幫助學生準備足夠的器材。
針對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在學習資源庫中鏈接“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一般步驟”“學會提出問題”“怎樣設計科學探究方案”“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優秀案例”等內容,啟發指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學生也可以上網搜尋相關信息,發現有價值的內容可以通過鏈接、粘貼等方式補充到學習資源庫里,其他學生都可以在線瀏覽,實現資源共享。
例如,某小組學生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科學探究實驗,讓一輛小車(或小球)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處滑下來,分別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上以相同的速度運動,觀察小車的運動情況,將實驗現象填在下面的表格內。
通過實驗結果的分析,得出初步的實驗結論: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就越長。
接觸面
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ㄌ睢按蟆薄拜^小”或“最小”)
小車運動的距離(填“短”“較長”或“最長”)
毛巾
面布
木板
如果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減小為0,它將怎樣運動呢?
學生進行推理,得出結論。不同小組得出的結論可能不一樣,例如:
①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減小為0時,小車將一直運動下去,不會停下來;
、谛≤囀艿降哪Σ亮p小為0時,小車將運動得越來越快;
、坌≤囀艿降哪Σ亮p小為0時,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苄≤囀艿降哪Σ亮p小為0時,小車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協作對話、人機交互和網絡交互等多元化的信息交互方式,進行信息搜尋、反饋、矯正、補充、完善,得出全面、完整的結論,即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內容。
要重視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提出的新問題、新課題,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保持學習動力的持續性和進取性。
對開展科學探究實驗有困難的學生,也可以不動手做實驗,而是直接利用資源庫中的多媒體資源,動畫模擬實驗,完成探究實驗的全過程。
三、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動畫模擬伽利略理想實驗,如圖3所示。
視頻播放物理學史,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發現的過程。
三百多年前,著名的物理學家伽利略就是這樣通過實驗推理得出來運動物體不受阻力時的運動狀態的。后來,又經笛卡兒的補充,牛頓的進一步研究整理,使整個理論更加全面和完整。這種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邏輯推理得到的理想狀態下的結論,也是物理課中的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
對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說明: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不能直接用實驗證明,而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推理、歸納得出來的。這恰是科學家豐富的想像力與科學分析相結合的偉大之處。他們抓住了更本質的內容,且在分析其他現象時,都經住了實踐的檢驗。因此,這一結論是科學的,正確的。
四、知識的應用與創新
情境1:宇航員在宇宙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場面。
情境2:下雨天,雨滴從傘邊滴落下來,若將傘旋轉起來,雨滴的運動情況。
通過設計貼近生活、有利于揭示知識內在聯系、有利于知識的應用與創新的學習情境,要求學生依據自主學習的原則嘗試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完成對知識的應用,達到對所學知識的深化和鞏固,并為知識的創新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