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神奇的激素(精選2篇)
3.3.2 神奇的激素 篇1
3.3.2 神奇的激素
課 題第2節 神奇的激素
日 期
教
學
目
標
1、了解植物生長素發現的歷史,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2、了解激素是如何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的。3、能說出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及其功能。4、知道由于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各種疾病。重
點
難
點
分
析重點:生長素與植物向光性的關系 胰島素與血糖濃度的調節 動物的內分泌腺與激素難點:動物激素的反饋調節課程資源的準備與開發課件
教 學 過 程
調 控 對 策一、生長素與植物的向光性(具體見課件)發現: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過程中發現【模擬實驗】1880年達爾文向光性實驗⑴胚芽在受到單側光照射時,彎向光源生長⑵切去胚芽尖端,胚芽不生長,也不彎曲⑶胚芽用一個錫箔小帽套起來,胚芽直立生長⑷胚芽尖端下面一段用錫箔包圍,彎向光源生長【推想】胚芽尖端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這種物質在單側光的照射下,對胚芽的生長會產生某種影響。【建立假設】胚芽尖端是否真的產生某種物質,這種物質究竟是什么物質? 【模擬實驗】1928年,溫特實驗1、把胚芽尖端切下放在瓊脂塊上,幾小時后,移去尖端,把瓊脂分成小塊,放在切去尖端胚芽的一側,結果向對側彎曲生長。2、如果把沒有接觸過胚芽尖端的瓊脂小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側,結果發現這個胚芽既不生長,也不彎曲。說明:尖端確實產生了某種物質,并從尖端運輸到下部,促進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長。 ⒈1934年,荷蘭科學家郭葛等人從植物中分離出了這種物質,經鑒定,它是吲哚乙酸。⒉由于它能促進植物的生長,因此取名為生長素。⒊當單側光照射植物時,植物產生的生長素在植物體內會分布不均勻,從而產生向光性生長。⒋植物激素 在植物體內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并且對植物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的調節作用的微量有機物,統稱為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素、乙烯等。5、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又能抑制生長一般來說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不一樣。二、胰島素與血糖含量1、進食后糖類物質會在體內轉變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以提供身體各器官的生長和活動。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3、血糖含量在體內基本維持90毫克/100毫升左右。正常生理狀態下,血糖濃度相對穩定在70~110mg/ml左右,過高或過低均為病理狀態的表現因此,血糖測定是最常用的臨床化驗項目之一。【讀圖】探究原因:人體內血糖濃度調節過程 當血糖含量上升時, 胰島素 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 下降 ;當血糖含量下降時, 胰島素分泌減少,使血糖含量 升高 ;從而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思考】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如何設法控制血糖含量的平衡?--胰島素分泌不足會使血糖濃度過高,從尿中排出,即糖尿病,還會造成脂代謝紊亂,引起血脂過高、動脈硬化和心、腦血管的疾病等等。胰島素分泌過少,必須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分泌相對過多,多數只需飲食控制。1965年我國首先人工合成了胰島素,在蛋白質人工合成等方面邁出了光輝的一步。胰島素主要應用于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一般由動物胰臟提取,遠不能滿足醫療的需要。近十年來,已能通過遺傳工程,把胰島素合成基因植入大腸桿菌,由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不僅解決了原料不足的因難,而且價格也大大下降,成為遺傳工程造福于人類的一個生動事例。三、內分泌腺和激素1、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的區別:內分泌腺又稱無管腺,具有內分泌功能的腺體。唾液腺、汗腺、性腺等腺體,其分泌物由導管輸出,到達臟器的腔道或體表,多為漿液或粘液性的,看得見,摸得著,一般可收集到,故稱之為外分泌腺;而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腺體,沒有導管與靶器官相通,分泌的激素直接進入血液或其它體液,看不見,摸不著,一般也無法直接收集,故稱之為內分泌腺。一般內分泌腺均有極豐富的供血和神經末梢,使之能及時地接收各種信息,并把分泌的激素快速輸入血液。內分泌腺與內分泌組織共同組成內分泌系統,通過體液調節方式,對機體的各方面功能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2、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和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腦垂體和生長素:垂體亦稱“腦垂體”。最主要的內分泌腺。人的腦垂體大如櫻桃,橢圓形,以小柄懸系于間腦的下方,位于顱中窩的垂體窩內。根據胚胎發育和生理功能,腦垂體可分為前葉和后葉兩部分。前葉較大,能分泌多種激素,對于生長發育,尤其是對骨胳的生長,以及對新陳代謝和性功能等均有調節作用,并能影響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幼年時期如前葉功能亢進,可引起身體過分增長,形成“巨人癥”;如功能減退,則妨礙身體發育,形成身材異常矮小的侏儒癥。后葉較小,其內的激素,是由丘腦下部的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細胞所分泌,神經分泌的顆粒沿軸突下行進入后葉,這些激素有升高血壓、刺激子宮收縮和抗利尿等作用。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棕紅色,分左右兩葉,中間相連(稱峽部),呈“h”形,約20~30克。甲狀腺位于喉下部氣管上部的前側,吞咽時可隨喉部上下移動。甲狀腺的基本構成單位是腺泡,對碘有很強的聚集作用,雖然通常腺體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飲食攝入的碘仍有1/3進入甲狀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狀腺。甲狀腺激素是甲狀腺分泌的激素。甲狀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為:(1)促進新陳代高謝,使絕大多數組織耗氧量加大,并增加產熱。(2)促進生長發育,對長骨、腦和生殖器官的發育生長至關重要,尤其是嬰兒期。此時缺乏甲狀腺激素則會患呆小癥。(3)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此外,還有加強和調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強心縮力和加大心輸出量等作用。胰腺和胰島素:胰島又稱蘭氏小島。胰腺的內分泌組織。它由散布在胰腺各處的數十萬至二百萬個具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團塊組成,象海洋中的島嶼,故名胰島。重量約占胰腺總重的1~2%。其主要生理功能為:(1)調節糖的代謝。它能促進全身組織(尤其是肝和肌肉)對糖的攝取、貯存和利用,從而使血糖濃度降低。(2)促進肝臟合成脂肪酸,運至脂肪細胞貯存,同時抑制脂肪分解。(3)參與蛋白質合成及貯存的各主要環節的調控,促進蛋白的合成。而生長激素也只有在胰島素存在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因此,胰島素在調節機體代謝、維持機體正常生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性腺和性激素:性腺是人體內分泌腺之一。男性為睪丸,女性為卵巢。睪丸和卵巢均兼有產生生殖細胞的生殖腺功能和合成、釋放性激素的內分泌腺功能。腎上腺和腎上腺素:腎上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之一。位于腎臟上方,左右各一,共重10~18克,左側呈半月形,右側為三角形。腎上腺髓質激素有加快心跳、使血管收縮、升高血壓等生理功能腎上腺皮質激素是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對物質代謝、水鹽平衡的調節和應激反應等有重要的作用。3、激素的特點:由內分泌腺分泌,在血液中含量極少,對生物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生殖等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思考】當激素分泌失調時,人體的功能會怎樣?【讀圖】激素分泌不正常帶來的一些疾病【探究】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癥狀及對日常生活的不利影響
軼
事
記
錄用網上下載的課件展示科學家進行實驗的過程、生長素的發現過程,使學生體驗了科學發現的過程。該課雖然沒有進行動手實驗,但通過課件展示,使學生進行了理論上的探究,效果很好。課
后
反
思 “內分泌腺和激素”在教材上的內容較為簡單,學生并不能理解太深。所以在教學中作了一些補充。探究活動要求學生進行有一定的難度,只能進行講解。
3.3.2 神奇的激素 篇2
第二節 神奇的激素(2課時)
教學目標:1.了解植物生長素發現的歷史,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2.理解生長素與植物的向光性間的關系。3.了解胰島素的分泌及它對血糖含量的調節。4.了解胰島素異常時,人體會患的病癥及其癥狀。5. 了解激素是如何生命活動進行調節的。教學重點:生長素與植物向光性、胰島素與血糖的調節、動物的內分泌腺與激素教學難點:植物產生向光性的實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復習引入】師:放在陽臺上的植物幼苗,我們會發現它總是朝著怎樣的方向生長,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什么? 閱讀課文第103頁第二段的內容并思考下列問題: 達爾文向光性實驗,最先用實驗推想得出了一個什么猜想? 一、植物激素 生長素的發現歷史: 1. 達爾文向光性實驗(課件展示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并分析)次序實驗條件實驗現象實驗推想結論1胚芽受單側光照射彎向光源生長胚芽尖端會產生某種物質,在單側光照射下,對胚芽生長產生影響2胚芽切除,單側光照射既不生長,也不彎曲3胚芽尖端用錫箔罩住胚芽直立生長4胚芽下端用錫箔罩住向光源彎曲生長 推想結論:胚芽尖端會產生影響胚芽生長的某種物質。 師:達爾文猜想胚芽尖端會產生生長素。 2.荷蘭科學家溫特實驗【實驗】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瓊脂上幾小時后,移去胚芽尖端,將瓊脂切成小塊,取一小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一側,再取另一切去尖端的胚芽,將沒放過胚芽尖端的瓊脂小塊,放在胚芽一側。【現象】前組中的胚芽會向瓊脂的對側彎曲生長。后組中的胚芽既不生長也不彎曲。【控制條件】相同條件:兩組均為切去尖端的胚芽。不同的條件:前組瓊脂上放過胚芽尖端(粘有尖端上的物質),后組瓊脂上沒有放過胚芽尖端(作為對照組)。 【結論】胚芽的尖端確定產生了能控制胚芽生長的某種物質。溫特實驗證明了胚芽尖端確實產生了生長素。3.荷蘭科學家郭葛等從植物中分離出吲哚乙酸——生長素。前后經過了54年的研究,人類終于認識了生長素。二、植物生長素 1.產生部位:胚芽的尖端(胚芽鞘) 2.作用: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②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③促進果實的發育,防止落花落果。
3.特點: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甚至死亡。—應用于防治雜草。 4.分布:由光照條件決定。 當受到單側光照射時,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處分布多,生長快。 當受到陽光均勻照射時,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分布均勻。 5.植物具向光性實質。植物受單側光照射時,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部分生長素分布多,植物生長快,所以植物的莖會彎向光照方向生長。即植物具向光性。 (三)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素、乙烯共五種,對植物的生命活動的調節起著重要作用。二、胰島素與血糖含量進食后糖類物質會在體內轉變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以提供身體各器官的生長和活動。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吸收后進入血液中。2、血糖含量在體內基本維持90毫克/100毫升左右。(0.09﹪)——表示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90毫克的血糖正常生理狀態下,血糖濃度相對穩定在70~110mg/ml左右,過高或過低均為病理狀態的表現因此,血糖測定是最常用的臨床化驗項目之一。3、胰島素的作用:能促進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從而使血糖含量降低。感受器是廣泛分布在人體的體內和體外的感覺神經末梢部分,能接受刺激并產生興奮,不同的刺激由不同的感受器接受。【讀圖】人體內血糖濃度調節過程當血糖含量上升時,胰島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當血糖含量下降時,胰島素分泌減少,使血糖含量升高;從而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
第二課時 [提問]: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人體會出現什么現象? (會導致血糖含量升高,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對于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島素制劑來治療。能否口服呢?(不能)1965年我國首先人工合成了胰島素,在蛋白質人工合成等方面邁出了光輝的一步。[小結]:血糖,胰島素的含量、作用。引入:胰島素使人的血糖含量保持穩定,那么,胰島素是什么部位產生的?閱讀課本、思考下列問題:1. 人體內有幾種主要的內分泌腺,它們各分泌哪些激素?各有什么作用?腦垂體---生長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 胰腺---胰島素, 性腺---性激素, 腎上腺---腎上腺激素2 .生長素和生長激素相同嗎?3.什么是內分泌腺?什么是激素?4 .你會區分侏儒癥與呆小癥嗎?三、內分泌腺和激素(表格)1、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的區別:內分泌腺又稱無管腺,沒有導管的腺體。它們的分泌物------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通過血液循環被運送到人體的某個部位或各個器官。如: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腺體,外分泌腺是指有導管的腺體。如:唾液腺、汗腺等腺體,其分泌物由導管輸出,到達臟器的腔道或體表,多為漿液或粘液性的,看得見,摸得著,一般可收集到。激素是由內分泌腺分泌,在血液中含量極少,對生物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生殖等生命活動起重要調節作用的微量物質。 2、生長與發育的區別3、生長素與生長激素的相同嗎?——不相同。生長素是植物體內的激素;生長激素是人和動物體現內的腦垂體分泌的激素。4、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和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1)腦垂體和生長素:垂體亦稱“腦垂體”。最主要的內分泌腺。能分泌多種激素,如生長激素等,對于生長發育,尤其是對骨胳的生長,以及對新陳代謝和性功能等均有調節作用,并能影響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時,可引起身體過分增長,形成“巨人癥”;,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時,則妨礙身體發育,形成身材異常矮小的侏儒癥。(2)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甲狀腺位于喉下部氣管上部的前側,吞咽時可隨喉部上下移動。甲狀腺激素是甲狀腺分泌的激素。甲狀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為:(1)促進新陳代謝,使絕大多數組織耗氧量加大,并增加產熱。(2)促進生長發育,對長骨、腦和生殖器官的發育生長至關重要,尤其是嬰兒期。此時缺乏甲狀腺激素則會患呆小癥。(3)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此外,還有加強和調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強心縮力和加大心輸出量等作用。(3)胰腺和胰島素(4)性腺和性激素:性腺是人體內分泌腺之一。男性為睪丸,女性為卵巢。睪丸和卵巢均兼有產生生殖細胞的生殖腺功能和合成、釋放性激素的內分泌腺功能。(5)腎上腺和腎上腺素:腎上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之一。【思考】當激素分泌失調時,人體的功能會怎樣?【讀圖】p96激素分泌不正常帶來的一些疾病相同:身材矮小。不同點:幼年時生長激素不足——侏儒癥——智力正常幼年時甲狀腺激素不足——呆小癥——智力低下。 小結: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及其功能,主要的激素及其功能教學反思: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并如何設計實驗驗證猜想,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科學家們用了整整54年時間發現生長素的過程,不僅讓學生切身體驗了學習的快樂,品嘗了成功的喜悅,而且還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滿足了學生的求知、參與、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從而突出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發展和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