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神奇的轉變
一個班里,總有比較特殊的孩子。在我們班,諾諾算是一個。諾諾不喜歡和身邊的小朋友交流,活動時不喜歡和老師互動,你主動和他說話他也只是簡單幾個字,一天下來幾乎聽不到他說幾句話,是個悶悶的孩子。 美術活動是諾諾最不喜歡的活動,他既不動筆畫,也不舉手尋求幫助,只是悶悶的坐在那里。看著別人的紙上畫出了美麗的圖案,而他的卻是白紙一張。我走近問時,扭捏了半天才對我說:“我不喜歡畫畫”。這也讓我思考起來,怎么才能讓諾諾能喜歡畫畫,愿意表達呢?讓我想不到的是,一次電子白板的美術活動,改變了諾諾對畫畫的態度。 那是一次畫瓢蟲的美術活動。我運用電子白板制作了一個課件。首先請孩子們欣賞了瓢蟲的圖片,與以往不同的是,我運用了白板的聚光燈將畫面鎖定瓢蟲的頭部,請幼兒猜猜它是什么動物,再將聚光燈移到瓢蟲的其他部位,幼兒的目光隨著聚光燈的移動而展開想象,注意力被牢牢吸住,思維也隨著打開。諾諾也被深深的吸引了,還跟著猜了起來。當觀察到瓢蟲的圓點時,我引導孩子們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圖案和花紋來代替圓點裝飾瓢蟲。然后讓幼兒到白板上畫一畫,這個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紛紛舉手,不一會兒就在白板上畫出了好幾種圖案。接下來我又請幼兒運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將這些圓形圖案及花紋拖拽組合成瓢蟲的身體和花紋,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創作組合成瓢蟲。這下小家伙終于按捺不住了,他“嗖”的一下舉起了小手。看到諾諾舉手我又吃驚又開心,立即請他到白板上操作。他從剛才小朋友畫的圖案中選了7個自己喜歡的,然后根據自己的想法,調整了大小和位置,放到了瓢蟲身上,操作的很開心,回到座位后還意猶未盡的樣子。接著我又通過電子白板的動作記錄功能將教師的繪畫瓢蟲示范過程錄制下來,通過反復播放,加深幼兒對瓢蟲步驟的記憶。 在電子白板上一番觀察、操作后,孩子們開始畫畫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諾諾居然動筆畫了起來,一點也沒用老師指導,完全自己畫了下來,這個從不自己動筆畫畫的小家伙讓我吃了一驚。我高興的表揚了諾諾,他也露出了開心的笑臉。 看到了孩子們對白板操作的興趣,以及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也多探索運用白板的功能,活動中多加入一些操作類的電子白板小游戲。每當在白板操作時,諾諾都很積極主動的舉手、回答問題、操作演示。慢慢的活動中,諾諾與老師的話多了,愛與旁邊的幼兒交流了。現在能夠很自如的在全班幼兒面前朗誦表演了,更神奇的是,小家伙喜歡上了畫畫,這可真是一個不小的轉變啊! 這神奇的變化還要歸功于電子白板,它豐富了我的教學形式,讓我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孩子們的思維和肢體真正的參與到了其中,在過程中也鍛煉了幼兒的表達,提高了幼兒的自信。當然,對于電子白板的功能使用我研究的還不夠,有待于加強自我學習,提高信息技術水平,進一步挖掘和開發與活動巧妙結合的方法,使這一技術融入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