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20.
徑流量變化 形成原因
上游 從源頭到蘭州,徑流不斷增大;從蘭州到河口,徑流量不斷減少 從源頭到蘭州有多條支流匯入;從蘭州到河口途經干旱半干旱地區,蒸發量加大且灌溉用水大量增多
中游 徑流量不斷增大 流經半濕潤地區,降水量增多,支流不斷匯入
(2)上游由于植被覆蓋率較高,流經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少,地表受到的沖刷小,河流含沙量小
(3)左三框為c、g、h(可互換);中間一框為e;右上框為j;右下框為f。
21.(1)c
(2)南方來的暖濕氣流與北方來的冷氣流相遇形成的鋒面雨帶在淮河流域滯留時間長,降水強度大。
(3)a
(4)京九線 合理布局鐵路網,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經濟因素)
(5)不利方面:①受地形影響,需多級提水,運營成本高;②沿途經人口稠密區及工業生產活躍區,易造成水質污染;③調水利用過程中,易造成土壤次生鹽堿化;④沿海地區可能造成海水入侵。
有利方面:①緩解華北及京津唐地區用水緊張問題;②有效利用水資源,使進調水沿線地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
23.(1)均呈下降趨勢(或走勢吻合)(一致)
(2)潛水位上升 雨季降水多,地下水位上升
(3)降水量小,蒸發量大,干燥度大,潛水位下降,則積鹽多
(4)合理排灌,防止潛水位上升導致土壤鹽漬化
24.(19分)(1)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而成(3分) (2)雅魯藏布江(藏南)(2分)青稞(2分)(3)水稻(2分)茶葉(2分) (4)①受印度洋(或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和地形影響,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3分)②等高線等高距大,等高線密集,河流落差很大(3分)(5)贊同。①該河段水力資源豐富;②當地缺乏煤、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水能開發程度低;③該河段離藏南人口較集中、經濟較發達地區接近;④修建水電站有利于保護環境;⑤可有效扶貧,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反對。①在該河段修建水電站,會破壞峽谷生態環境(不利于保護世界第一大峽谷的生態環境);②可利用當地豐富地熱能和太陽能替代水能;③距離我國經濟中心遙遠,群山阻隔,輸電投資大;④當地經濟落后,產業分布、經濟密度低,耗電量不大;⑤修建水電站的環境條件惡劣,施工難度大。(至少答2條理由,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