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六 遺傳的分子基礎
【畫龍點睛】①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dna分子含有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兩條鏈按照反向平行方式向右盤繞成雙螺旋.螺旋直徑2.0nm,螺距為3. 4nm,每個螺距有10對堿基.兩個相鄰堿基對平面的垂直距離為0. 34nm。
②雙螺旋結構的外側是脫氧核糖和磷酸通過磷酸二酯鍵交互連接而成的長鏈.構成dna分子的骨架。
③腺嘌呤(a)與胸腺嘧啶(t)之間通過2個氫鍵相連.鳥嘌呤(g)與胞嘧啶(c)之間通過3個氫鍵相連。
dna分子的復制過程
1復制的時間:體細胞的dna分子復制發生在有絲分裂的間期。生殖細胞的dna復制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
2復制的場所: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細胞核是dna復制的主要場所。
3復制的過程(下圖)
(1)解旋:親代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形成兩條單鏈(母鏈)。解旋是使兩條鏈之間的氫鍵斷裂,需atp提供能量。
(2)子鏈合成:以解開的兩條母鏈為模板,以周圍環境中游離的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各自合成與母鏈互補的一條子鏈。
(3)子代dna分子的形成兩條母鏈分別與各自決定的子鏈組成兩個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4.復制的基本條件:模板、原料、能量以及酶等。
5.復制的方式:一是邊解旋邊復制.二是半保留復制。
6.復制結果:一個親代dna分子形成了兩個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7.復制的意義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第四節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基因與脫氧核苷酸、dna、染色體和生物性狀之間的關系
關系 內容
基因與脫氧核苷酸 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每個基因含有成百上千個脫氧核苷酸。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稱為遺傳信息
基因與dna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每個dna分子上有很多個基因
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
基因與生物性狀 基因不僅可以通過復制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還可“使遺傳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質的分子結構上來,從而使后代表現出與親代相似的性狀。遺傳學上把這過程叫做基因的表達
第四章 第一節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1.rna與dna的區別(如下表)
項 目 dna rna
全 稱 脫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分 布 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少量存在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少量存在于細胞核核仁中
基本組成單位 脫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堿基 嘌呤 腺嘌呤(a)
鳥嘌呤(g) 腺嘌呤(a)
鳥嘌呤(g)
嘧啶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胞嘧啶(c)
尿嘧啶(u)
五碳糖 脫氧核糖 核糖
無機酸 磷酸 磷酸
空間結構 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通常呈單鏈結構
2.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轉 錄 翻 譯
概念 dna分子首先解開雙鏈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的過程 以mrna為模板,以trna為運載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
場所 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 細胞質(核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