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鑒賞
【參考答案】⑴詩人離家日久,思鄉情切,厭倦了長期的漂泊生活,所以聽到棹歌聲便心生厭倦。
【考點】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淺易”指合格的高中畢業生能夠基本讀懂的程度。
【解析】本道試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等級為d,鑒賞評價。從整首詩來看,作者那種離家日久、思鄉情切的情感主要通過“厭聽棹歌聲”尤其是“厭”來得以表露。前三聯主要寫自己旅途所見,最后一聯寫自己的感覺。
(2)請從“景” 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4分) 答:
【參考答案】⑵詩歌頷聯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雪“殘”、雁“斷”、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詩人的羈旅之情、思鄉之感。
【解析】本道試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等級為d,鑒賞評價。考生通過解答第⑴題以后,對本詩的情感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題時,要緊密結合第(1)題的答案,進而從命題者所指定的“景”與“情”的角度進行賞析。在組織答案時,要涉及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賞析的“景”的區域為頷聯,“情”為全詩;二是答出運用的表達技巧;三是指出這種表達技巧下的“景”;四是寫出詩中所體現出來的“情”。
5.(XX年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2題。
晚泊岳陽 歐陽修
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
(1)、詩中有三處寫到“月”,請就此作簡要賞析。(6分)
【答案】第三句寫明月“來”懸空江,表現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為伴;第五句用擬人方法呈現靜夜“月弄清輝”的畫面,也為下句漁人歸家作因;第六句寫月光引領水上人伴著歌聲飛去歸家,帶出作者一絲思鄉之情。
【考點】鑒賞古代詩詞中的形象
【解析】理解詩的意象的鑒賞,抓住詩中描寫意象的詩句,理解意象的特征,再賞析意象的表意效果。
【思路點撥】這類題的解題思路常常是描繪意象+作者的情感。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的?(5分)
【考點】鑒賞詩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現手法
【解析】這道題有兩問,一問是問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問是“怎樣表現的”,問的是表達技巧
及效果。作者的情感可以從詩的題目“晚泊岳陽”看到作者寫作時的心情背景——在外漂泊;再從“失江路”“月下歸”等詞語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歸的無奈凄涼的情緒,從而概括出作者凄涼無奈的思鄉之情是詩歌的主題。
表現手法可以從詩句中察覺到,因為詩中句句寫景,而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應該是借景抒情,或者觸景生情。答題時,可以用詩中的意象作為組織語言的材料。
【思路點撥】 主題情感是詩歌的靈魂,所以在鑒賞任何一首詩詞的時候都要先把握住詩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體的解答格式是——通過意象抒發感情,或這首詩抒發了……感情。
對表達技巧的鑒賞要注意他的格式是:手法,用法+效果分析。
6.(XX年海南、寧夏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鷓鴣天 代人賦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