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熟語(包括成語)
c.朝鮮外部發言人說,美國就子虛烏有的“濃縮鈾計劃”指控朝鮮,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問題的解決。
d.吉林市中心商廈一樓窗戶全部焊有粗粗的鑄鐵護欄,一位消防專家指出,這樣的做法是消防法規所令行禁止的。
【參考答案】:
1.a(反戈一擊:比喻掉轉頭來反對自己原來所屬的或擁護的一方。此處不合語境。b.水漲船高: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提高。c.坐而論道:原指坐著談論道理,后泛指空談大道理。d.唱對臺戲:比喻采取與對方相對的行動,來與對方競爭或反對.搞垮對方。)
2.d(d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于拒絕別人的要求。a不經之談:荒誕無稽.沒有根據的話。b煞費苦心:形容費盡心思c搖搖欲墜: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固,很快就要垮臺。)
3.d(a釜底抽薪: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b揮灑自如:形容畫畫.寫字.作文,運筆能隨心所欲。c義無反顧: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d信馬由韁:騎著馬無目的地閑逛。比喻隨便走走。也比喻無主見,隨外力而轉移。)
4.b(a.如履薄冰,強調主觀心態的小心謹慎,不指客觀情況的危急。b.耳熟能詳: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c.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沖,要沖)。d.手無寸鐵,形容手里沒有任何武器。)
5.a(a.白白地荒廢了日月。意思和語境不符,同時該詞也不能充當賓語。又作蹉跎歲月。b.“一衣帶水”形容一水之隔,距離很近。c.“始作俑者”比喻某項壞事的開創者或惡劣風氣的提倡者。d.“琳瑯滿目”比喻珍貴美好的事物很多,滿眼都是。多指書籍.工藝品或詩文內容。)
6.c(a項的“危如累卵”只能形容抽象的事物;b項的“息息相關”比喻關系密切;c項“泛泛而談”,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談談。d項的“在所不惜”偏重于不吝惜。此處應為“在所不辭”。)
7.b(a畫地為牢:在地上畫一個圈當做監獄。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b秀色可餐:原形容婦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麗。c河東獅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對丈夫大吵大鬧。d拍案而起:一拍桌子猛地站起來。形容非常憤慨。)
8.b(a句“身臨其境”指“親自到了那個地方”,一般指具體環境場所。句中要求設想自己處在別人地位或環境中,替別人著想。因此應用成語“設身處地”。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c“難言之隱”意思是難以說出口的事情或原因,與“苦衷”語義重復。d“不可理喻”沒法用道理使他明白,蠻橫.固執.愚昧。)
9.c(a“不絕如縷”形容形勢十分危急,也形容聲音微弱而悠長。應用“不絕于耳”;b“鼎力相助”多用于求人幫助時的客氣話;d“回腸蕩氣”形容樂曲.詩又等婉轉纏綿,感人至深。)
10.a(b項“深孚眾望”中的“孚”是令人信服的意思,用在這里與語境意思矛盾,應為“不孚眾望”;c“雨后春筍”是褒義詞誤用為貶義詞了;d“司空見慣”后面不能跟賓語。)
11.b(吃不了兜著走:比喻某人行為造成了很嚴重的后果。句中含有辦事有違常理之意。應改為“吃錯藥”。)
12.c(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比喻自己稀里糊涂,卻要讓別人明白。與句子要表達的意思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