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節選)教案
3、第三部分:為了生存,家人打工掙錢,卻忍受不了格里高爾這個負擔。妹妹終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爾陷入絕望,帶著對家人的無限愛意死去了。全家開始了自己養活自己的生活。
4、小說的情節線索:雙線結構:
格里高爾 :變成甲蟲 成為累贅 絕望而死
家里親人: 驚慌憤怒 逐漸憎恨 把他弄走
情節
心情或態度 一、初變甲蟲,家人的反應 二、清理房間,格被驅打 三、將被丟棄,絕食死去
格里高爾 惶恐、回憶 忍受痛苦 絕望
秘書主任 驚駭、逃走
父親 惱怒、驅趕 打擊 厭棄
母親 驚駭 躲避`昏厥 冷漠
妹妹 關心 生氣 厭棄
第二課時
教學重難點:分析人物形象,挖掘格里高而變成甲蟲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 分析人物形象:
學生分組討論:
格里高爾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有什么樣的個性特點和思想感情?
學生回答后教師明確:
一個勤勉、善良、忠厚、堅強、富有責任感的人,
格里高爾本是一個有著豐富情感、濃厚愛意和詩意追求的人,然而在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下,他喪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幾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過日子,他勤勉善良、膽小軟弱、安分守己,是一個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弱者,一個完全喪失了自我的悲劇人物。一個無可挑剔的好人。
二、格里高爾變成甲蟲的原因是什么?(學生討論)
工作:太辛苦,高度緊張,巨大的債務壓力
人際關系:沒有信任、關愛、友情
家庭 :冷漠,厭棄
教師小結:人變甲蟲是人類精神世界遭致扭曲、異化的象征,
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狀態以及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獨、絕望情感的折射?ǚ蚩ㄋ浩屏藴厍槊}脈的面紗,揭示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社會本質。
三、認真想一想在你讀過的文學作品和現實生活中有哪些變形人?
孔一己、范進;裝在套子里的人(別里科夫);馬家爵
1《變形記》對人與社會關系的揭示。
卡夫卡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目睹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特別是他在工傷保險公司工作時,接觸了許多被勞動致殘而一貧如洗的工人,使他認識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窮人的貧困為代價的”,下層人民越來越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是卡夫卡創作《變形記》的時代、生活背景。他從個人的、人性的角度去揭示和否定整個社會,目標是籠統的、抽象的、片面的。在《變形記》中,主人公格里高爾一夜間變成了一只大甲蟲,造成人變蟲的深層原因,就是社會環境的嚴酷和勞動本身的機械、繁重。公司老板嚴密地統治著整個公司和每一個雇員,秘書主任時刻監督著每一個員工的行動,就連醫生也是一味站在老板一邊,從不會為員工說話。職業呢,是旅行推銷員,一個“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點鐘就得起床趕火車,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飲食很差又不定時,由于工作關系,連個知己的朋友也沒有。弄得暈頭轉向,“癡癡呆呆”。格里高爾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環境,這樣一份職業。這環境是具體的,但更是抽象的、普遍的,是絕大多數人每天所面對的。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逐漸變得麻木、機械、萎縮,成為工具,成為“非人”。人變甲蟲,是多么荒誕的事情,但又深刻而尖銳地表現了社會與人之間一種可怕的“異化”關系。在這一關系中,社會是強大的,而人是被動的、軟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