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重要文言虛詞用法
例如: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2. 用作代詞。相當于口語中“這樣”“如此”。
例如: 使之然也。(《勸學》)
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
3. 用作助詞,又分兩種情況。
(一)用在形容詞之后,作為詞尾,相當于口語的“……地”。
例如: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說》)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鐘山記》)
(二)用在名詞或短語之后,前面有“若”“如”“猶”等詞與之照應的,可譯為“……的樣子”“一般”“那樣”。
例如: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登泰山記》)
“然”還常作應對之辭,同口語中“是的”“對的”相似。或者表示贊成、同意,即“認為是”“認為對”的意思。
例如:袁曰:“然,固有所聞。”(《譚嗣同》)
成然之。(《促織》)
若:
1. 用作代詞。
(一)表對稱,相當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例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說》你)
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二)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如此”。
例如: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論語•憲問》)
2. 用作連詞。
(一)表假設,相當于“如果”“假設”等。
例如: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二)表選擇,相當于“或”“或者”。
例如: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若”和“夫”“至”結合,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層意思的開頭,表示他轉。
例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
【模擬試題】
常見文言虛詞練習
1. 之
輟耕之壟上( )
子犯請擊之( )
是寡人之過也( )
臣之壯也( )
填然鼓之( )
涇流之大( )
我之謂也( )
兒之成則可待乎( )
頃之( )吾妻死之年( )
撫之甚厚( )三五之夜( )
2. 于
趙氏求救于齊( )和于身也( )甚于如人( )寡人之于國也( )于是河伯欣然自喜( )師不必賢于弟子( )而恥學于師( )不拘于時( )其皆出于此乎(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不能容于遠近(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