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語文提分策略:熟語
【答案】 d 【解析】 b.“孤陋寡聞”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為自謙之詞,符合語境。a.“敝帚自珍”不能用于他人的禮物;c.“千慮一得”指平庸的人考慮多次總有一次會正確,用于發表意見時自謙的話,句中卻用來稱贊他人; d.“鼎力相助”屬敬辭,只用于對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則太不謙虛。應改為“全力相助”。
【答案】 b 重復矛盾
【解析】 命題者從成語與語境的矛盾處設誤,以考查考生的邏輯能力。a.“接踵而至”的“至”表示“到來”,與下文“闖進來”造成語意重復;b.“色彩繽紛”形容色彩繁雜,“殷紅”表單色,前后矛盾; c.記憶猶新,過去的事,至今還記得清楚,就像新近發生的一樣。成語中已經含有了“猶”,前面不能再用“還”。
【答案】 d 【解析】 a.“遍體”與“全身”重復;b.“大方”指見識廣博的人。“貽笑大方”表示被內行的人笑話(一般用以表示謙虛),前面不能再加“讓人”;c.“變本加厲”,原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多形容情況比原來更加嚴重。前面不能再用“更加”。
【答案】 d 【解析】 a.“耿耿于懷”意思是不能忘懷,牽縈于心。符合語境。b.“感激涕零”是因感激而流淚,形容極度感激的意思,與“流下眼淚”重復;c.“蕓蕓眾生”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后多指大群無知無識的人,與前文重復;d.“相形見絀”的“見”字作“顯現”講,故不應作“顯得”的賓語。
【答案】 a 近義混用
【解析】 b.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根據語境,這里應該用“不以為意”;c.耳聞目睹,親自聽說,親眼看見,一般指事。而“她”愛好音樂是因為聽得多、見得多之后,無形中受到影響,因而應使用“耳濡目染”這一成語; d.身臨其境,指親自到了那個地方,一般指具體環境場所。句中要求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地位或環境中,替別人著想。因此應用成語“設身處地”。屬于誤用近義成語。
【答案】 a 【解析】 a.“休戚相關”指彼此的憂喜禍福緊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一致,用在個人與社會之間就不恰當,可換為“息息相關”; b.“側目而視”是指斜著眼睛看人,不敢正視,形容敬畏的神態,用在b句中顯然不當,應改成“刮目相看”;d.“一揮而就”是形容寫字、畫畫、作文很快就完成,應改為“一蹴而就”。
【答案】 c 3.根據橫線上的內容,依次改換為四字成語,正確的一組是 ( )
①他爸爸是話劇演員,媽媽是歌唱家,平時常常聽到看到,無形中受到很大影響,所以他也愛好舞臺藝術。 ②諸葛亮舌戰群儒,引古論今,說得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③他知道,以前的許多想法都是像空中虛幻不實的事物,轉眼就會消失,以后必須踏實努力。 a.耳濡目染 侃侃而談 海市蜃樓
b.耳聞目睹 侃侃而談 空中樓閣
c.耳濡目染 滔滔不絕 海市蜃樓
d.耳聞目睹 滔滔不絕 空中樓閣 【解析】 ①句畫線處強調“受到影響”,應用“耳濡目染”。②句“滔滔不絕”表示說話不斷的意思,用在這里不合適。“空中樓閣”有脫離實際的意思,用在③句畫線處不合適,根據語境,應用“海市蜃樓”。
【答案】 a 熟語
【解析】 b.“拖泥帶水”,比喻做事不干凈利落。這里指一個犯罪分子的落網,帶動了另一個犯罪分子的暴露,應該用“拔出蘿卜帶出泥”。a.“八竿子打不著”,比喻關系疏遠或沒有關系; c.“飽漢不知餓漢饑”,比喻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d.“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形象化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