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專題復習教案
如在《項鏈》一文中,作者為了突出主題,為主人公設計了一個從逆境到順境,然后再墜人逆境的曲折經歷。境遇的大起大落,使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展現。又如XX年浙江卷《烏米》中“我”的出現把烏米推向前臺,“我”對烏米的訪問,對烏米的觀察,與烏米的對話,最后“我”的感想和思考,才最終完成了對烏米形象的塑造,同時也展現了“我”的形象。(2)從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中來認識人物性格。如《雷雨》中魯大海與周樸園的矛盾沖突,揭示的就是工人階級與資本家的矛盾,魯大海與周樸園的斗爭表現了魯大海作為覺醒工人的反抗意識。可以說把握住沖突就把握住了人物。(3)從描寫中來認識人物性格。描寫可分為環境、行動、語言、肖像、心理、細節描寫等。鑒賞人物形象,可通過與人物相關的描寫來分析。如《祝福》中作者對祥林嫂眼神變化的描寫可以讓人感受到她生活境況和精神狀態的變化。2.散文中的形象(1)要把握作品的意境情調,散文往往蘊涵著作者自己的情思和意緒,并追求意境。(2)明確手法,如象征、托物吉志、借景抒情等。散文中的景、物往往是作者感情的載體。3.對形象概括要言之有據(1)對形象概括不能僅用一些概括性的詞語作表述,還要聯系作品的事實作簡要分析。另外注意分析時應從作品本身出發,即從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對其所作的其他種種描寫和評述出發,而不應是用現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小能貼標簽,更不能將人物自身所沒有的東西強加于人物。(2)答題步驟第一步,明確題干要求,看鑒賞的是人物形象還是景物形象,若是人物形象還要注意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第二步,搜尋有關答題區間。一般對人物形象的鑒賞要從情節發展及對人物的描寫中進行分析。第三步,得出結論,并聯系作品內容進行簡要分析。具體表達時,可按總分(分總)結構來回答。先用一句話從整體上對該人物作出一個定性分析,然后再從幾個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從幾個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話作定性式的總括。幾個方面是指:首先,可以從作者對人物的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人手,了解人物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個性特征及形象的意義。再次,體悟作者的創作意圖,從作品主題和作者的情感傾向方面去分析人物。考查內容之二 語言一、概念分析文學作品的語言,是塑造形象、抒發情感、表達主題的基本工具。文學作品的語言一般具有以下特點:準確簡練、生動形象、含蓄豐富、富有音樂美。除此以外,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語言也相對不同。小說語言講究形象生動;戲劇語言講究通俗精練,有個性和表現力;詩歌語言講究精練形象,有音樂美;散文語言講究簡潔生動,優美傳神。敘事性文學作品的語言,可以分成人物語言和敘述人語言兩大類:①人物語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對話、獨白,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②敘述人語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繪人物、敘述事件、描寫環境、評價生活等使用的語言。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就是具體評說這兩方面的語言在刻畫人物、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二、思路點撥(一)規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