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文章閱讀復習專題教案
論述類、實用類文章閱讀之分析綜合
二、教學重點
1、分析、篩選、整合文章提供的信息。
2、依據(jù)有效信息句能進行合理的推斷和想象。
三、教學難點
了解、學習選項設置的陷阱及應對策略。
四、教學課時
四課時(考點解讀、方法指導二課時,練習講解二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考點解析:
現(xiàn)代文閱讀分析綜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考查題型主要是客觀題,但有時也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xiàn)。
二、解題基本思路
1、答題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通讀全文。只有這樣,才能總體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只有這樣才不會犯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錯誤。
第二步,明確題干指向。
第三步,把選項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關語句進行比較,作出準確的判斷和選擇。
2、具體方法
(1)、整體閱讀語言材料,把握語言材料的內容要點,即明確“文中”透視的信息點。
(2)、據(jù)試題的題干要求及其提供的信息,對照語言材料進行搜索閱讀,查找題干信息與語言材料信息對應的信息源,以便準確地辨別真假信息,從而篩選出題干所需的信息。
(3)、將試題題干和選項與信息源進行對照和比較,通過比較鑒別真?zhèn)涡畔ⅰ?br>將試題題干和選項與信息源進行對照和比較,通過比較鑒別真?zhèn)涡畔ⅰ_@是把握信息準確度的關鍵,需從兩方面人手:
①.著力于對信息源的重組和分析。根據(jù)試題提供的信息條件,將對應的語言材料中的信息源分類集中、重新組合、粗略概括,看是否有與題千和選項對應的準確信息,這種準確信息要求信息“量”的大小恰好適“度”。
②.是對照比較,包括試題與信息源的比較和試題內選項與選項的比較。比較著力于
求同存異,由“同”肯定真信息,由“異”排除干擾信息,最后篩選出符合題旨要求的信息,求得正確答案。篩選的答案仍可放回信息源中檢驗,能使語言材料的上下文在語意上連成一體,不改變文意的答案即可確定為準確答案。
三、常見錯誤選項設計類型
1、以偏概全
即以部分替代整體,以局部替代全局,以個別替代一般,從而使考生作出錯誤的判斷。特別注意重要詞語前邊的修飾與限制詞,例如“一些”“有些”“幾乎”“除……之外”“到……為止”“絕大多數(shù)”“有時” “全都”“全部”。
例:
【對應文段】比如藏醫(yī),很長一個時期,它的傳授是在寺廟中以隱秘的方式進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獨有的植物、動物、礦物和食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對包括癌癥、中風在內的多種令現(xiàn)代醫(yī)學棘手的疾病有著較好的療效。
【對應試題】關于中醫(yī)學與西醫(yī)學的比較,下列說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對應選項】中醫(yī)學能治療包括中風在內的所有疑難雜癥,西醫(yī)學對這些病則感到束手無策。
2、張冠李戴
主要指命題人在解釋概念,或轉述文意時,故意弄錯對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誤入歧途。
例:
【對應文段】宋朝統(tǒng)治者為什么如此重視“茶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保持友好關系,以便集中力量與西北少數(shù)民族政權抗衡。“茶馬互市”除了為朝廷提供一筆巨額茶利收入補充軍費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滿足了國家對戰(zhàn)馬的需要,又維護了宋朝西南邊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