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辨析并修改病句
下列兩句犯了同樣的語病,你能修改嗎:
①車間在沒有增加人員的情況下,我們調動群眾積極性,超額完成了生產任務。
②附中全體教工,在黨委的熱情關懷下,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不合邏輯
不合邏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例如:
① 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
② 教工樓的燈都熄了,唯有張老師的辦公室還亮著燈光
③ 這個村莊對我是很熟悉的。
④我兩次看見他從這個工廠走出來,我才知道這個熱心幫助病人的老人原來是個工人。
解析:例①②是自相矛盾。①中既然“幸免”,自然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是“死難中的一個”呢?例②中既然燈“都熄了”,張老師的辦公室怎么“還亮著燈光”?例③是主客顛倒,應該是“我對這個村莊是很熟悉的”。例④憑兩次看見老人從工廠里走出來就斷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強加因果
(七)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高考經?疾榈囊粋項目。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一些歧義句,受時間、場合、停頓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1998年和XX年高考都曾拿出一個小題專門考歧義句的理解與辨析。表意不明可分為“歧義”和“費解”兩類!捌缌x”是一句話有兩種講法,都是表達不明白,讓讀者傷腦筋!百M解”指一句話沒說清楚,讓讀者無法理解
l、歧義——兩種解釋都可能。例如:
① 縣里的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匯報。
② 現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里
解析:例①是讓“15日”去,還是“15日以前”去?都有可能。如果讓 “15日”去,刪去“前”字,如果是“15日以前”去,應在 “前”字前加“以”字。例②沒有說全渠有多長,如果全長144華里,那么該說“全渠144華里現已勘測完畢”;如
果144華里只是全渠一部分,那就不能說“完畢”,該說“現全渠已勘測了144華里”。
請試著分析下列幾個句子,看看能有幾種不同的理解:
①他的發理得好。 ②這飯不熱了。
③這個人誰都不認識。 ④我校圖書館收藏了魯迅的書。
⑤關心的是他的母親。 ⑥最喜歡的是她弟弟。
⑦這孩子,連他媽媽都不認識了。
⑧張主任和技術員正在談話,他告訴他說:“攻下這道難關,就可以試制了!
⑨搜集史料不容易,鑒定、整理和運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國過去的大部分史學家,主要的功力都用在這方面
2、費解——把讀者引入歧途。
這種錯誤在字面上并無歧義,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講,就是誤入歧途 例如:
① 大家對護林員揭發林業局帶頭偷運木料的問題,普遍感到非常氣憤。
② 在古代,這類音樂作品只有文字記載,沒有樂譜資料,既無法演奏,也無法演唱。
解析:例①照字面講,是說“大家對護林員揭發感到氣憤”,但實際上作者是想說“大家對林業局帶頭偷運木料的問題,普遍感到非常氣憤”,應在“揭發”后加“的”字。例②照字面講,“這類音樂作品”在古代“無法演奏,也無法演唱”,但是實際上作者是想說“現在無法演奏,也無法演唱”。應在“既無法演奏”前加上“到現在”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