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社會科學類閱讀復習教案3
b.“白日夢”從前是個帶有嘲笑、挖苦和諷刺意思的貶詞,而現在只用于指美麗的幻想。
c.柏拉圖將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們始終把影子當成實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騙,是從不做“白日夢”的人。
d.“神六”科學家設計飛船邀游藍天的構想就是第一流的“白日夢”。
答案 d
7.下列對“前者是個不可逆過程,后者是可逆過程”這句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科學家、藝術家和哲學家的白日夢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夢是不可逆的。
b.科學家、藝術家和哲學家的白日夢都是可以實現的,而“不可逆過程”的白日夢是不能實現的。
c.“可逆過程”的白日夢都具有魅力,能給人美感,而“不可逆過程”的白日夢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給人美感。
d.“可逆過程”的白日夢都能使別人同它發生共鳴,而“不可逆過程”的白日夢卻不能使別人同它發生共鳴。
答案 a
8.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做超塵拔俗“白日夢”的一流的科學家必須有極強的觀察、聯想、想象、推理能力。
b.“夢幻世界”就是“藝術世界”,它比現實世界好,因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c.無論超塵拔俗者還是凡夫俗子都會做“白日夢”,只不過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黃金美夢”。
d.超塵拔俗者的“白日夢”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卻常常是創作活動的發酵。
答案 b
四、(08湖北)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根據《國際濕地公約》,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濕地通常具備三個要素:水成土、臨時或長期的水淹條件、耐濕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這就將人們慣常理解的,僅指水域與陸地之間過渡地帶的濕地概念,擴大至在空間上與之緊密相連的河流、湖泊等水體,使其形成整體,這有利于濕地生態的綜合保護。濱海濕地和由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構成的內陸濕地,屬于自然濕地;為滿足人類需要而建成的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屬于人工濕地。我國濕地資源豐富,占世界濕地資源的十分之一。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與人類生存發展休戚相關。濕地是許多野生動植物(包括許多瀕危物種)的“家園”,是全球生態系統中的巨大基因庫。濕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能保持大于其土壤自身質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時間內蓄積洪水,然后慢慢將水排出。濕地還是有毒物質的降解容器。當人類活動造成的各種有毒物質進入濕地時,許多濕地植物和濕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對其進行降解和轉化,凈化環境。這是濕地享有“地球之腎”美譽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