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化經(jīng)典閱讀
【參考譯文】
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yán),就是學(xué)習(xí)了也不能鞏固。(做人)要以忠和信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有子說:“禮的作用,以遇事做到恰當(dāng)為可貴。古代那些圣明君主治理國家的方法,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他們不論大事小事都要做得恰當(dāng)。但是,若有行不通的地方,還一味地為恰當(dāng)而求恰當(dāng),不用一定的規(guī)矩制度來加以節(jié)制,也是不可行的!
5.(XX年江蘇南通第三次調(diào)研)用斜線(/)給下面畫線部分文言文斷句,并回答問題。
公叔文子為楚令尹,三年,民無敢入朝。公叔子見曰:“嚴(yán)矣!”文子曰:“朝廷之嚴(yán)也,寧云妨國家之治哉?”公叔子曰:“嚴(yán)則下喑,下喑則上聾,聾喑不能相通,何國之治也蓋聞之也順針縷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實倉廩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嘗有所不受也”。
(《說苑•政理》)
(1)文言文斷句。
何 國 之 治 也 蓋 聞 之 也 順 針 縷 者 成 帷 幕 合 升 斗 者 實倉 廩 并 小 流 而 成 江 海 明 主 者 有 所 受 命 而 不 行 未 嘗 有 所 不 受 也。
(2)用自己的話概括這段文字闡述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何國之治也/蓋聞之也/順針縷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實倉廩/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嘗有所不受也。
(2)為政者要廣開言路,善于聽取意見。
【參考譯文】
公叔文子做楚國的令尹,三年,老百姓沒有敢到朝堂的。公叔子進(jìn)見說:“太嚴(yán)厲了!”文子說:“朝堂上嚴(yán)厲,難道說還妨害國家的治理嗎?”公叔子說:“太嚴(yán)厲下面就不敢說話,下面不敢說話上面就聽不到意見,上面聽不到意見下面不敢說話就不能相互溝通,哪兒還有國家的政治清明呢?我聽說過,順著一針一線縫紉能制成帳幕,累積一升一斗能夠充實倉庫,合并細(xì)小的流水能夠成為江海。賢明的君主有聽取意見并不實行的,沒有不聽取意見的!
6.(XX年臺州第三次統(tǒng)練)閱讀《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
①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痹釉唬骸拔ā!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③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弊釉唬骸百n也,非爾所及也!
④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jì)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1)從上文中摘出孔子的原文,來概括“忠”“恕”的內(nèi)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現(xiàn)代社會的人際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觀?試作簡要評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此題考查對經(jīng)典文化閱讀的要點概括能力。細(xì)讀原文,即可找到答案,難度不大!捌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這兩句是答題的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