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復習專題(熟語部分)
31、耿耿于懷: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寧的樣子。心里老是想著,不能忘懷。不能用作“心里一直~”。
32、感激涕零:涕,淚,零,落。感激得流下了眼淚。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得流下了眼淚”。
33、歷歷在目:歷歷,一個一個清楚分明。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地出現在眼前”。
34、刻骨銘心:銘,鏤刻,記載。鏤刻在骨頭上或心里。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記。不能用作“令人難忘的教訓~”。
六、搭配不當,不合習慣
每個成語由于自身詞義和詞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也會不同。如果對句子的語法功能把握不準,就容易造成搭配不當、功能混亂的錯誤。
例1、他往四周一看,發現漫山遍野都是這種怪石,這時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勝叛軍的妙計。
例2、包圍圈越縮越小,這群罪大惡極的歹徒已成了甕中捉鱉。
例3、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發揮組織領導作用,發揚光大“五講四美”活動的成果。
例4、折扇和信封上面,龍飛鳳舞著文藝界幾十名委員風采各異的簽名。
例5、我們都司空見慣了那種“違者罰款”的告示牌。
例6、漠不關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須堅決地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腳。
例7、我們不應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也不應輕易滿足于自己的成績。
例8、美伊之間的矛盾并未從根本上解決,海灣局勢不會就此一勞永逸。
例9、人世間,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贊美的,對語無倫次、言而無信的人是深惡痛絕的。
例10、他的設計雖然有些缺點,但方向正確,無可非議。
例11、整改不光是說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相信到下一次群眾評議時,大家對機關作風的變化一定會有口皆碑。
例12、初春的校園,篝火晚會上,大家陶醉在這春意闌珊的氛圍中,有的在唱著,有的在跳著,有的在談著……歡樂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
再比如“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信手拈來前人的成果”“漠不關心百姓的疾苦”“耳濡目染了先生的高超技藝”“司空見慣了腐敗現象”“逼得窮途末路”“當仁不讓的責任”“同心同德地建設四化”“深思熟慮的建議”等。
功能混亂,搭配不當的成語:
出奇制勝:出奇兵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用于軍事或其他行動)
甕中之鱉: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作賓語;含貶義)
龍飛鳳舞: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錯: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
漠不關心:漠:冷淡。態度冷淡,毫不關心。(錯:漠不關心百姓的疾苦)
耳濡目染: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作謂語、定語、分句;指不知不覺地改變)(錯:耳濡目染了先生的高超技藝)
司空見慣: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錯:司空見慣了腐敗現象)
窮途末路:形容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錯:逼得窮途末路)
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錯:當仁不讓的責任)
深思熟慮:反復深入地考慮。(錯:深思熟慮的建議)
有些成語常用在否定句中,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里。如果不注意這些成語的習慣用法,就很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