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擴展語句和壓縮語段復習指導教案
采用此法,可壓縮為:夏秉純提交農產品談判草案,歐盟反對,美歡迎。
如果只抓住第一段或第二段來概括,都會遺漏要點,必須將分散在兩段中的信息要點摘出來進行合并,化零為整:第一段的要點是“夏秉純提交農產品談判草案”,第二段的要點是“各方對草案的反應,即歐盟反對該草案,美國歡迎該草案”,因有字數限制,所以將可有可無的刪去。這樣就可得出如上的答案。
5.同義替換法
有時篩選出了信息要點,但字數過多,此時不妨尋找與信息中意義一致較為簡潔的同義語來替代。
【例題】為下面的報導擬一條標題。(不超過12個字)
近日,新會市博物館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這是畫在一幅木質門板上的油畫,畫的是兩個與真人一般大小、身著漢式服飾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認為,這幅“木美人”是我國最早的油畫作品,其藝術性不遜于意大利著名油畫家達•芬奇的杰作《蒙娜麗莎》。據傳,這副“木美人”門板,是明朝一位新會籍人士從福建帶回來的。木門所屬的屋子因失火而燒毀,畫有美人的門板是屋子里惟一沒有燒毀的東西,距今至少有5XX年的歷史。這幅畫究竟是何人所作?為何畫中女子身著漢人服裝,面部卻有明顯的西洋人特征?這些問題至今還不清楚。
采用此法,可壓縮為:中國的《蒙娜麗莎》(或“木美人”)之謎。
材料的信息要點是最后三個句子,但超過了12個字。可以運用同義語替代法:首先將“這幅畫”具體化,根據上下文,即指“中國的‘木美人’”,或根據文中的“這幅‘木美人’是我國最早的油畫作品,其藝術性不遜于意大利著名油畫家達•芬奇的杰作《蒙娜麗莎》”一句還原為“中國的《蒙娜麗莎》”;然后再抓住最后一句“這些問題至今還不清楚”,即它仍是一個迷謎,可用“之迷之謎”一詞來代替。這樣就可得出如上的答案。
6.線索提煉法
有時候命題要求就材料的某個方面進行壓縮,這實際上為考生指明了篩選信息的方向,只要抓住文中關鍵詞,以此為線索,理清層次,提煉出相關內容,進行定向組合即可。
【例題】下面是發掘杭州雷鋒塔地宮的一段報道。請將關于地宮開啟過程的文字進行壓縮,不出現具體時間,不超過35個字。
上午9時整,考古隊進入現場開始發掘。打開地宮并不容易,直到9時45分,考古人員才將壓在地宮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開,露出93厘米長寬、13厘米厚的大理石蓋板。蓋板上沒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員在紫紅色的泥土中發現了10枚唐開元通寶銅錢。10時5分蓋板基本清理完畢。10時30分蓋板繪圖完畢。11時整蓋板還沒有打開,發掘現場發現越來越多的錢幣。11時11分,最激動人心的時候到了,考古人員開始用撬杠撬開蓋板。11時18分,考古人員翻開大理石蓋板,地宮口終于打開了!
采用此法,可壓縮為:移動地宮口的巨石,露出蓋板,清理蓋板并繪圖,撬開蓋板打開地宮。或者:先移開地宮口的巨石露出蓋板,然后清理蓋板并繪圖,最后撬開蓋板打開地宮。
本題指向明確,要求將地宮開啟過程進行壓縮,而這一過程又是以時間為標志的,所以只要抓住時間線索進行要點提煉即可。從9點45分到10點30分再到11點18分,涉及的事件有:移開巨石露出蓋板,清理蓋板并繪圖,撬開蓋板打開地宮。這實際上就是開啟過程,因題目要求不得出現時間,故刪去時間詞即可得出如上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