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綜合復習教案
(六)根據材料給某一概念下定義。
例如: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為“遺傳”下定義。(XX年高考全國卷第24題)
①遺傳是一種生物自身繁殖過程。
②這種繁殖將按照親代所經歷的相同發育途徑和方式進行。
③在這一過程中,生物將攝取環境中的物質建造自身。
④這種繁殖過程所產生的結果是與親代相似的復本。
此題提供了四個單句,要求將其整合成一個單句,本質上是以下定義的形式檢測學生壓縮語段的能力。
二、壓縮語段的解題策略。
(一)壓縮語段必須顧及命題的形式。
命題形式不一樣,解題策略就會有區別。例如,根據材料給某一概念下定義的解題策略,就有別于其他的命題形式。它必須注意以下幾點:a.定義的大框架。在解答XX年高考全國卷第24題時,首先應形成這樣的大框架——“遺傳是……自身繁殖過程”,或者“……自身繁殖過程叫遺傳”。b.能揭示本質特征的要點應完備。其要點有三:“按照親代所經歷的同一發育途徑和方式進行”“生物將攝取環境中的物質建造自身”“產生的結果是與親代相似的復本”。下定義時,要點應完備。c.語言應通順。定語排序應合理,不能缺少必要的成分。
參考答案:“生物按照親代所經歷的同一發育途徑和方式,攝取環境中的物質建造自身產生與親代相似的復本的一種自身繁殖過程叫遺傳。”或“遺傳是指生物按照親代所經歷的同一發育途徑和方式,攝取環境中的物質建造自身產生與親代相似的復本的一種自身繁殖過程。”
(二)壓縮語段必須緊扣解題的規定。
壓縮語段在命題時一般都有解題規定。解題的規定不同,解題的方法就往往有區別。如果是概括要點,那么就要注意要點的完備。如果是擬定題目,那么主要側重中心內容的把握,還要注意標題的文體特征。因而,解題時一定要緊扣題目的規定。例如:
下面是發掘杭州雷峰塔地宮的一段報道。請將關于地宮開啟過程的文字進行壓縮,不出現具體時間,不超過35個字。(XX年全國高考卷第27題)
上午9時整,考古隊進入現場開始發掘。打開地宮并不容易,直到9時45分,考古人員才將壓在地宮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開,露出93厘米長寬、13厘米厚的大理石蓋板。蓋板上沒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員在紫紅色的泥土中發現了10枚唐開元通寶銅錢。10時5分蓋板基本清理完畢。10時30分蓋板繪圖完畢。11時整個蓋板還沒有打開,發掘現場發現越來越多的錢幣。11時11分,最激動人心的時候到了,考古人員開始用撬杠撬開蓋板。11時18分,考古人員翻開大理石蓋板,地宮口終于打開了! 。
此題的題干明確地規定了三點解題要求:a.“將關于地宮開啟過程的文字進行壓縮”, 與“開啟過程”有關的是“移開”“露出”“清理”“繪圖”“撬開”。b.“不出現具體時間”,據此可以把所有時間詞刪掉。c.“不超過35個字”。解題時一定要緊扣這幾點,否則,必定導致無謂的失分。此題參考答案一:“移開地宮口的巨石露出蓋板,清理蓋板并繪圖,撬開蓋板打開地宮。”參考答案二:“先移開地宮口的巨石露出蓋板,然后清理蓋板并繪圖,最后撬開蓋板打開地宮。”
(三)壓縮語段必須顧及文本體裁。
語段的表達方式不同,信息特點就不一樣,其壓縮技法往往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