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鑒賞古詩表達技巧之表達方式專題學案
謹記:
表達效果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詩詞中的表達技巧都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務的,要圍繞表情作用來答題。
1、為形象服務。寫出形象的特點,使他(她它)生動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zhèn)洹?br>2、為意境服務。能營造出一定的意境,從而傳達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為主題服務。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其中重點是抒情和描寫。
記敘: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一般用于敘事詩的表達,以高中課本中《琵琶行》和《孔雀東南飛》為代表,而律詩和絕句當中也有出現(xiàn),如:杜甫的《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如:《孔雀東南飛》中對劉蘭芝的描寫:“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詩歌鑒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
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例如:秦觀的《鵲橋仙》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
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在詩歌鑒賞中一般表現(xiàn)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這一般又稱之為表現(xiàn)手法)
描寫:點面結合、正側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明暗結合、工筆細描、粗筆勾勒、樂景寫哀、哀景寫樂、詩畫結合、渲染襯托、對比烘托等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tài)、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tài)”分為動態(tài)和靜態(tài);“味”是觸覺角度。
題型一:賞析表達方式
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何種表達方式?
變式提問:詩人是怎樣來抒發(fā)情感的?
答案構成:首先判斷其運用了何種表達方式。對于描寫,先確定運用了何種描寫手法; 對于抒情,先確定運用了何種抒情方式。(明方式)然后結合詩句加以具體分析。(闡運用)最后指出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析效果)
四、閱讀詩歌,回答下列問題:
1、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問:作者是采用何種表達方式來贊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敘事,第二句描寫春天萬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贊美春光無處不在和作者的熱愛之情。
2、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問:詩中不作一句議論卻是怎樣懷古的?
答:使人只選取了野草、斜陽、飛燕三種景物進行描寫,而把對歷史盛衰興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讓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