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鑒賞古詩表達技巧之表達方式專題學案
二、高考古典詩詞鑒賞復習指導
(一)、外部感知。外部感知,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讀題,識人,辨文,看注釋。
1、讀“題”
凡讀詩,必須讀全詩,即從題目入手,直到最后一個字,凡有注釋的,包括注釋在內。事實上,許多讀者,特別是中學生,尤其是面對考題上的詩,往往只記住詩句,而忘了題目。殊不知,有些題目也是詩整體意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丟了題目,等于給自己的理解設置了障礙,拋棄了對詩內容或情感把握的切入口。
因為題目往往含有可資我們理解詩的信息。例如,王維《過香積寺》,寺,特殊的地點,題目點明了地點,事情(“過”)。杜甫的《春夜喜雨》,題目既交待了季節、時間、對象,又表達了心情(“喜”)。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題目不僅交代了人物間的關系,同時,又敘述了情節(“見”——“別”),更重要的是描寫了情感的不同特征(喜悅與哀愁)。面對這樣的題目,縱然不讀詩,也可以引發豐富的聯想。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題目既明確了地點,一個富有歷史厚重感的地點,又交待內容,同時也暗示了情感的指向。
讀題目,可以幫助讀者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對所抒情感的把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