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話題作文的文體復習教案
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人在走路的時候,身體要來回擺動,來回傾斜。過分的傾斜,會摔倒;不傾斜,一點也不傾斜,誰能走?誰能走得快?
人如此,事業發展也是如此。
請以“傾斜”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標題自擬,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大雕塑家羅丹晚年醉心于手,留下了許多手的獨立創作,以致后來的雕塑家,把“手”發展成獨立的、宏大的紀念碑。但當他的學生指著巴爾扎克塑像上那雙疊合在胸前的手贊嘆說:“老師,我從來沒有見過像這么一雙奇妙的手!”羅丹怔住了。猛然,他操起一把斧子,朝那雙手砍去。他對發呆的學生說:“這雙手太突出了,它不屬于雕塑整體了。記住,沒有任何部分比整體更重要。”
請以“奇妙的手”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寫作點撥:這是一個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問題,材料的最后一句話“沒有任何部分比整體更重要”是寫作立意的一個基點。但立意自定,也可寫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文章有了立意,是寫議論文,還是寫記敘類文章,可根據自己的材料積累及自己對文體的喜好與把握進行選擇。
4.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倫敦圖索氏蠟像館創建于1835年,館內陳列著世界各國的偉人名人。當然,過一段時間,其中陳列的名人會有一些更新。據說,他們每年都要定期向前來觀賞的人們征求意見,詢問人們心目中最敬佩的人物,然后以得票的多少來決定陳列的人選。
大約一百多年前,這里曾陳列過林則徐蠟像。而且時間還很長,那時的中國官員也都對這里陳列林則徐蠟像這一事實有所記錄。這其中有《初使泰西記》《歐美環游記》《英軺私記》等。
人們都知道,林則徐是中英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虎門禁煙銷煙永遠屬于他的偉大功績。然而對于這樣一位“誓與禁煙相始終”的欽差大臣,英國人不但不怨恨他,反而敬重他,以至于在他死后不久,就給他做了蠟像,并長期陳列,供人瞻仰。
請以此材料的意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標題自擬,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5.根據下面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茉莉、米蘭香氣襲人,可花朵不艷麗;君子蘭、牡丹,雍容華貴,卻不那么香;玫瑰色香俱佳,但有刺。鮮艷者,取其鮮艷;芳香者,取其芳香;帶刺者則貴其鮮艷和芳香。
要求:立意自定,標題自擬,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6.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棵小樹要使其成為有用之材,往往離不開修剪,否則很難長得又端又直。
材料二:大興安嶺密林中那千萬棵參天大樹根本無人修剪,也不可能去修剪,然而都長成了棟梁之材。
請以“修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標題自擬,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寫作點撥:兩個材料雖然講的是一個話題,但情況不同,主要表現在樹的生長環境不同。一顆小樹,沒有誰與它爭陽光、水分,它處在一種優越的環境之中;深山密林中的樹木,為了爭取陽光不得不拼命地往上生長,越長越高,越長越直,“競爭”是它成材的關鍵。可由樹的成材聯想到人的成才。文章立意可辯證分析,也可選取某一個方面為基本寫作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