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名句默寫指導
(3)劍閣崢嶸而崔嵬, , 。
2、李白《將進酒》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
(2) ,朝如青絲暮成雪。
(3)天生我材必有用, 。
3、杜甫《兵車行》
(1)車轔轔,馬蕭蕭, 。
(2) ,哭聲直上千云霄。
(3)生女猶得嫁比鄰, 。
4、杜甫律詩五首
(1)花徑不曾緣客掃, 。(《客至》)
(2)星垂平野闊, 。(〈旅夜書杯〉)
(3)畫圖省識春風面, 。(《詠懷古跡》其三)
(4) ,三峽星河影動搖。(《閣夜》)
(5) ,老病有孤舟。 ,憑軒涕泗流。(《登岳陽樓》)
5、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12)老吾老, ;幼吾幼, 。
高中語文第六冊
1、司馬遷《報任安書》
(1)蓋文拘而演《周易》, ; , ;
(2)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 ;
2、司馬遷《屈原列傳》
(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 ,方正之不容也。
(2)《離騷》者, 。夫天者, ;父母者, 。
(3)其志潔, ;其行廉, 。
高中語文第一冊答案
1、(1)行李之往來 共其乏困 (2)因人之力而毅之 失其所與 以亂易鑒 2、(1)進則思賞 退則思刑 (2)不患其眾之不足也 而患其忠行之少恥也 (3)父勉其子 不勉其弟 婦勉其夫 3、(1)私我也 畏我也 欲有求于我也 (2)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上書諫寡人者 能誘譏于本朝 聞寡人之耳者 (3)群臣進諫 門庭若市 時時而闊進 雖欲言 無可進者 4、(1)則為之計深遠 (2)奉厚而無勞 5、(1)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賞而患不安(2)和無寡 安無顧 (3)則修文德以來之 6、(1)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 (2)谷不可勝食也 魚蟹不可勝食也 材木不可勝用也 (3)五畝之宅 樹之以桑 雞豚狗之畜 無失其時 7、(1)金就厲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2)不如須叟之所學也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3)騏驥一躍 努馬十駕 (4)朽木不折 金石可鏤 (5)上食埃土 下飲黃泉 用心一也 8、(1)天二周而亡諸候 履至尊而制六合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3)而崛起阡陌之中 率疲之卒 將數百之眾 (4)揭竿為旗 贏糧而景從 (5)比權量力 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6)仁義不施而9、(1)其意常在公(2)殺人如不能舉 刑人如恐不勝 (3)大行不顧細謹 大禮不辭小讓 10、(1)此地有崇山峻嶺 又有清流激湍 (2)情隨事遷 (3)所以興杯 其致一也 亦將有感于斯文 11、(1)知來者之可追 覺今是而昨非 (2)鳥倦飛百知還 (3)富貴非吾愿 帝鄉不可期
高中語文第二冊答案
1、(1)善始者實繁 克終者蓋 (2)載舟覆舟 所室深慎 (3)則思知足以自戒 則思知止以安人 則思謙沖而自救 則思江海下百川 2、(1)落霞與孤鶩齊飛 (2)響窮彭之濱 聲斷衙陽之浦 (3)天高地迥 興盡悲來 (4)扶搖可接 桑榆非晚 3、(1)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 (3)句讀之不知 惑之不解 小學而大遺 (4)三人行 則必有我師 4、(1)十步一閣 檐牙高啄 釣心斗角 (2)長橋臥波 復道行空 (3)金塊珠礫 棄擲 逸(4)函谷舉 楚人一炬(5)滅六國者六國也 族秦者秦也 5、(1)蓋失強援 不能獨完 (2)暴霜露 斬荊棘(3)舉以予人 如棄草芥 (4)暴者之欲無厭 秦之彌繁 (5)齊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 良將猶在 當與秦相較 6、(1)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2)夫夷以近 險以遠 (3)常在于險遠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7、(1)謙得益 (2)逸豫可以亡身 (3)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8、(1)微風鼓浪 水石相搏 (2)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3)事不目見耳聞 9、(1)偃仰嘯歌 冥然兀坐 (2)明月半墻 桂晾斑駁 10、(1)蒼山負雪 (2)正赤如丹 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3)而雪與人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