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誤用典型例句詳解(二)
121.在前進的道路上一定會碰到困難,有志氣的青年在困難面前一定十分沉著,而不會誠惶誠恐。(“誠惶誠恐”封建時代奏章中的套話,表示惶恐不安。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謹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樣子。)
122.兄弟倆原來關系親密,好得不可開交,但是自從弟弟結了婚,不知怎么,兩兄弟漸漸形同路人。 (“不可開交”是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123.去年,申奧成功、加入世貿、男足出線,對中國人來說真可謂是多事之秋。(“多事之秋”是指事故、事變,造成一種社會動蕩不安的局面。)
124.最近,各大傳媒紛紛報道本公司將并入華龍公司,這些純屬流言蜚語。 (“流言蜚語”指沒有根據的,多在背后議論、誣蔑或挑撥的話,用在這里有攻擊、指責新聞媒體的意思,顯得不夠大方、公正。)
125.三人成虎,人多為王;這似乎成了宗派主義者們的信條。 (“三人成虎”比喻謠言傳播多了,就會使人信以為真。比喻謠言重復多次,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126.這些傳聞純屬空穴來風,毫無根據,希望大家能理智對待。(“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
127 .他總認為語文難學,其實無論哪一科,不經過刻苦努力,決不會一氣呵成的。 (“一氣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②比喻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
128.樂于助人本是無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來,這是一種迂腐。 (“無可厚非”是不必做過多的指責。)
129.隨著雙邊關系的改善,中俄兩國終于結為秦晉之好。(“秦晉之好”指兩姓聯姻,并非指兩國關系友好。)
130.精明的商家早就意識到,中國加入wto以后,競爭不可避免,一旦陷入被動后再臨淵羨魚,就為時已晚。(臨淵羨魚,語出“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用來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實干,就無濟于事。)
131.文章生動細致地描寫了小麻雀的外形、動作和精神,傾注著強烈的愛恨,讀起來楚楚動人,有很強的感染力。(楚楚動人,姿態嬌柔、秀美,形容女子或柔媚的景物。不形容文章動人。)
132.XX年世界杯足球賽一觸即發,誰將力挫群雄,登上盟主寶座,正在球迷中展開“論戰”。(一觸即發,比喻形勢緊張,馬上要發生嚴重的事件。足球賽當然不是嚴重的事件。)
133.近年來文藝舞臺的繁榮,呈現出百花齊放,陳陳相因的景象。(“陳陳相因”是貶義詞,意思是“沿襲老一套,沒有改進”。)
134.這場來勢兇猛的“技術革命運動”,自80年代中期開始,年年方興未艾,之到九三年后才式微漸止。(方興未艾,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意思用對了,但只能指說話時的狀態,與“年年”有矛盾。)
向農民打白條,這種現象方興未艾,對此國務院及時發出通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收到預期的效果。(方興未艾,褒義。)
135.剛剛參觀了城市遠景規劃展覽的政協委員們在座談會上高談闊論,暢所欲言,表現出參政議政的極大熱情。(高談闊論,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貶義。)
136.你看他雙眉緊鎖、沉默不語,恐怕真有什么難言之隱的苦衷。(“難言之隱”的“隱”就是苦衷,與后文重復,去掉“的苦衷”。)
137.有時書中人物的命運,引起我的豐富聯想,我凝視著窗外的藍天,不免出神入化。(出神入化,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與“出神”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