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
陳軫在秦國逗留了一年,秦惠王終于讓張儀做宰相,而陳軫就投到楚國。楚國沒有重用他,卻派遣陳軫出使秦國。陳軫經過魏國,想要會見犀首,犀首謝絕不見。陳軫說:“我有事而來,您不愿見我,我就要走了,不能等到另一日。”犀首只好見了他。陳軫說:“您為什么喜歡喝酒呢?”犀首說:“沒有事情。”陳軫說:“我請您多做事可以嗎?”犀首說:“怎么辦?”陳軫說:“田需(魏相)約定諸侯合縱相親,楚王疑心他,不相信。您對魏王說:‘我跟燕、趙兩國的國王有交情,他們多次派人來說:“您沒有事為什么咱們不彼此見見面?”希望拜見大王以后能讓我成行。’魏王即使允許您前去,也請您不要多用車輛,只用三十輛車,可以擺在庭院里,公開說要到燕國和趙國。”燕國和趙國的賓客聽到了消息,驅車回國告訴他們的國君,派人迎接犀首。楚王聽到這件事以后非常憤怒,說:“田需跟我約定,而犀首前往燕國和趙國,這是騙我。”楚王發怒,不聽信田需合縱的事。齊國聽說犀首到北方去,便派人把國家大事委托給他。犀首終于成行,齊、燕、趙三國宰相職任的事務都由犀首決斷。陳軫這才到秦國去。
(二十四)閱讀下面短文,完成1—6題。
治安策
夏、殷、周為天子皆數十世,秦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遠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舉以禮,有司齊肅端冕,見之南郊,過闕則下,過廟則趨,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識,三公、三少明孝仁禮義,以道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于是皆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冀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及秦而不然。使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斬、劓人,則夷人之三族也。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諫者謂之誹謗,深計者謂之妖言,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豈惟胡亥之性惡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天下之命,縣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諭教與選左右。夫教得而左右正,則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時務也。
1.對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過闕則下,過廟則趨 廟:佛教的寺院
b.使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 獄:審案
c.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 艾:通“刈”,割
d.夫教得而左右正,則太子正矣 得:恰當、得法
2.下列各句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現代漢語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b.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c.忠諫者謂之誹謗,深計者謂之妖言
d.“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時務也
3.下列各句加粗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太子乃生,固舉以禮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b.有司齊肅端冕,見之南郊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過闕則下,過廟則趨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