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
6. 把下列文段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披五岳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沽客之一瞥;疏八珍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古微堂內售•學篇》)
譯文: ______
【參考答案】
1.d(除:任職)
2.c(以①來,連詞;②用、拿,介詞。a、而 :然而,表轉折。b、于是,就,副詞。d、況且而且,連詞)
3.c(“海上貿易開通才四、五年,到李勉離任時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說法有誤。李勉到任時,每年來廣州的船只有四、五艘,他到任后的幾年,每年來廣州的船已達四十多艘。)
4.c(意思反了,議者認為李勉帶隊伍逃奔宋州與守城失敗相比,不是量力而逃的恥辱)
5.(1) 圣上正依靠地方官為民眾的父母,怎能因為有人說壞話而殺無罪的人呢?
(2) 肅宗將重用李勉,適逢李輔國受寵任,他想讓李勉降低禮節面見自己,李勉不為他
屈服,結果被李輔國排抑。
6.譯文:翻閱五岳的地圖,就以為知道了山,(其實)還不如樵夫(在山上)走過一趟;能高談大海的廣闊,就以為了解了海,(其實)還不如航海商人看上一眼:能分條說明八種名菜的菜譜,就以為知道了菜的滋味,(其實)還不如廚師嘗過一口。(“披”、“一足”、“沽”是翻譯要點,)
【參考譯文】
李勉,字玄卿,是鄭王李元懿的曾孫。李勉幼年勤讀經史,長大后沉靜文雅、清正嚴峻,崇尚玄虛。因皇親陪位典禮,歷任至開封縣尉。當時天下太平已久,況且汴州是水陸交通的匯合處,民居龐雜,號稱難治。李勉與同任縣尉的盧成軌等人,都有擒拿奸邪、揭發惡事的名聲。
至德初年,隨肅宗到靈武,拜官監察御史。當時關東獻上俘虜百余名,詔書命一并處以斬首。有一個囚犯仰天長嘆。李勉過去問他,他回答說:“我被威脅不得不在那里任官,不是反叛者。”李勉于是哀憐他,上言說:“首惡尚未滅絕,受玷污為這官的人居天下之半。他們都想洗心歸化。如果將他們殺盡,就等于是驅趕天下人去資助兇人奸逆了。”肅宗急命馳馬前往寬釋,于是每天都有歸化者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