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聯考題匯編文學作品類
(5)第二次是因為無意中闖進了河西走廊。那一次雖然也有一輛汽車,也有滿車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當汽車翻越烏鞘嶺進入了河西走廊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突然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拋到了生物圈的外面,拋到一個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處,跟著自己的只是一個充滿了猶豫、恐懼、彷徨、驚嘆的靈魂。猙獰而又莊嚴的祁連山,廣漠如海卻又冷酷死寂的戈壁灘,輕而易舉地淹沒了可以稱作人類文明的那點東西,舉目所見除了地平線還是地平線。河西走廊,是造化給人類留下的形而上的大課堂:赤地千里的河西走廊,是人類語言的終點站,從這,再向前,你將沒有任何熟悉的經驗和理念可以依憑……
。6)這樣想著又覺得自己有些太功利,有些杞人憂天。一共才帶人家來了一回北戴河,就又是大自然,又是“感悟”地弄來一大堆,簡直就像一個成天只會派作業的蹩腳的教員。何況小東西才剛剛9歲,一個9歲的人是會有許多許多機會和時間的。更何況與大自然的溝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終生泡在自然環境當中卻終生麻木不覺;有的人只因為在一個早晨,偶然朝一片結了露珠的葉子瞥了一眼,卻在剎那間了悟了宇宙。
。7)于是,我跟著尖叫不已的女兒走下海去。沁涼的海水翻卷著雪白的浪花涌上身來,淹沒了所有恐懼而又驚喜的孩子們。這一份在剎那之間得到的恐懼和驚喜,用不著任何事先的準備和安排,也是任何準備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這一剎那,女兒開始了她自己的一個人和大海的相遇。
(8)也許有一天她會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邊來的人一樣,終其一生都將無法窮盡這一份浩茫無涯的恐懼和驚喜。
(《拒絕合唱》,有刪節)
14.在第二段中,作者為什么會說“有點替女兒感到遺憾”?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因為我們的旅游更多的被物質化了,感悟自然的能力會受到影響,因此擔心她不能全身心投入
到對大海的感悟中去。
(2)引出下文,引出與大自然相遇的回憶;與結尾照應(有些杞人憂天;女兒開始了與大海的相遇),使文
章結構嚴謹;突出主題,說明只有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力才是與大自然的真正相遇。
15.作者與大自然相遇時感到“刻骨銘心”,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因之前從未感受過大自然,與呂梁山相遇,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此地領悟到大自然的偉
力,與之融為一體,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2)無意中來到河西走廊,它的荒涼、冷酷、死寂,使作者猶豫、恐懼、彷徨、驚異,感受到了人的無知與
渺小。
16.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1)河西走廊,是造化給人類留下的形而上的大課堂:赤地千里的河西走廊,是人類語言的終點站。
答案 通過比喻,形象生動地說明河西走廊帶給人們全新的感悟,這種感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2)終其一生都將無法窮盡這一份浩茫無涯的恐懼和驚喜。
答案 大自然的魅力是無窮的,帶給人的感悟是無限的,窮盡一生也難以全部感悟。
17.文章題目是“看!,有人認為合適,也有人認為不合適,你同意哪一種觀點?請陳述理由。
答案 合適。理由:“看海”是一個寫作由頭,引出了文章主體部分關于 “人與大自然的溝通”這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