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經濟生活》核心知識歸納
(二)我國的商業銀行
1、商業銀行的含義:指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并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2、主要業務:
(1)存款業務:
a、含義:存款業務是商業銀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會吸收資金,并按規定還本付息的業務。
b、地位: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
(2)貸款業務:
a、含義:貸款是指商業銀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貨幣資金,并要求償還本金和利息的行為。
b、地位:它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也是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 c、分類:工商業貸款、消費貸款
(3)結算業務:
含義:結算業務是商業銀行為濟活動中發生的貨幣收支提供手段與工具的服務。銀行對此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4)其他業務:債券買賣及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等
二、股票、債券和保險
(一)高風險、高收益同在——股票(記住這句話)
1、股票的含義: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代表股東對公司的所有權)。
2、股東的權利:股東對公司的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包括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
3、股票投資的收入:一部分是股息和紅利收入,它來源于企業的利潤;另一部分來源于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股票價格受到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使股票投資者有可能遭受損失。因此股票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方式。
4、股票市場建立的意義:股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對搞活資金融通,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籌集建設資金,促進企業改革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穩健的投資——債券(記住這句話)
1、債券的含義:債券是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并到期償還本金。債券主要由期限、面值、利率、償還方式等要素組成。
2、分類(根據發行者的不同)及其特點
類型 發行者 收益 風險 流通性
國債(政府債券) 中央政府(也有地方政府) 小 小 強
金融債券 金融機構 中 中 較強
企業債券 企業 大 大 弱
(三)規避風險的投資——保險(記住這句話)
1、商業保險含義: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
2、分類: a、人身保險: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對象,如健康險、意外傷害險、人壽險等。
b、財產保險: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對象,如汽車保險等。
3、保險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愿訂立。
三、儲蓄、股票、債券的異同
儲蓄 股票 債券
活期儲蓄 定期儲蓄 政府債券 金融債券 企業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