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綜合模擬演練學案(四)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③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統一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 XX年4月14日,我國青海玉樹發生了強烈地震。多年來,地震雖然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人類至今依然無法阻止地震的發生。這說明了:
①世界是客觀的物質世界 ②事物發展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③人在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④人類可以認識和改造自然[高考資源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的這段話精辟的說明
a.假象有時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質 b.現象與本質并不是直接合二為一的
c.假象是主觀的,是人意識的產物 d.本質并不—定通過現象反映
15.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以下屬于哲學層面的意識現象是( )
a.民間的“實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綱目》的思想
16.30多年前,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這主要表明( )
①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②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④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XX年3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勝利閉幕。會后,國務院總理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記者會上,總理多次引用古代詩詞或典故,說明一些問題,顯示出其“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風采。據此回答17~18題。
17.在記者會開始時,總理說:“今后幾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滿荊棘。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條古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動搖。”這說明 ( )
a.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b.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
c.事物總是在曲折中向前進
d.實踐是認識來源和發展的基礎
18.總理回答關于宏觀經濟政策走向的問題時說:“我們必須密切關注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走向,因時而動,就是說‘時進則進,時退則退,動靜不失其時’。”其中,“時進則進,時退則退,動靜不失其時”主要體現的哲理是( )
①從變化的實際出發 ②靜止是相對的,暫時的;運動是絕對的,有條件的 ③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 ④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以前,西醫外科手術都是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進行的,不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會導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實現“刀下無痛”,一直是醫學界的夢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醫生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盡可能地減輕病人外科手術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學止痛劑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發現、成功使用和推廣,醫學才真正進入了無痛手術時代。據此回答19、2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