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教案: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三、考點疏理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1、供求影響價格
(1)供求關系與價格是相互制約
巧記方法:供求影響價格——供大價低,供小價高(相反);
價格影響供求——價高供大,價低供小(一致)。
(2)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含義
賣方市場:是由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由于供不應求,賣方在市場交易中處于有利地位,即使握高價格也能把商品賣出。(物以稀為貴)
買方市場:是由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由于供過于求,買方在市場交易中處于有利地位,價格通常趨于下降。(貨多不值錢)
巧記方法:對誰有利就是誰的市場
2、價值決定價格
二者的關系:從根本上講,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一般情況下,二者成正比。
巧記方法: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總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格是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的影響。這樣形成的價格,既反映商品價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狀況,對消費者生活和企業的生產都具有靈敏的引導作用,從而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商品價值量及其有關的概念
1、商品價值量和價值總量的含義
商品價值量通常指單位商品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總量 =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 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
2、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因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某種商品消耗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長,其價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1)明確勞動生產率的含義及分類。
勞動生產率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通常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來表示,
它分為兩類:一類是個別勞動生產率,即個別企業或勞動者的勞動生產率;另一類是社會勞動生產率,即某個行業或部門的勞動生產率。
(2)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為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單位商品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因此,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會減少。
(三)價值規律
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規律,所以,價值規律包括商品生產的規律和商品交換的規律兩部分內容,兩個方面是內在統一的。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四)價格變動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需求的一般影響。
一般來說,商品價格上漲較高時,人們的購物需求就減少,反之,則增大。
(2)不同商品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大。
(3) 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①互為替代品:如果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
某種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價格上漲,就會大量減少需求量,導致對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反之,其價格下降,就會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