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教案: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②互補商品:如果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
如果兩種商品互補,一種商品價格上漲,就會使其需求量減少,同時,導致其互補商品需求量減少;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同時,導致其互補商品需求量增加。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1)調節生產
當某種商品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利潤減少,生產者就會縮小生產,減少供應量;供應量減少了,又會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利潤增加,生產者就會擴大生產,增加供應量。可見,價格變動會調節生產者主動擴大或減小商品生產。
注意:單純的價格調節,往往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國家要搞好宏觀調控。
(2)提高勞動生產率
因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勞動生產率提高,個別勞動時間減少,就會獲得更多利潤,就會在價格競爭中更具優勢。所以,價格變化與競爭,會刺激生產者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3)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消費者是為了購買到質量好的商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誰生產的商品質量好,誰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潤。這就要求生產者適應市場變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使自己的產品符合市場需要,符合消費者需要。
四、典例精析
【例1】(09江蘇卷7)假定原先1臺電腦與4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現在生產電腦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而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到原來的一半,其他條件不變,則現在1臺電腦與 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
a. 2 b.4 c.8 d.16
【解析】本題考查價值量、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直接的關系,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生產電腦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即單位時間內生產的電腦由原先的1臺變為2臺;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一半,即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單位時間內生產手機的數量由原先的4部變為8部,F在的交換等式變為2臺電腦=8部手機,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1臺電腦與4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
【答案】b
【例2】(09安徽卷3)某商品生產部門去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1件商品,價值用貨幣表示為260元。該部門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產者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2件商品,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甲生產者1小時內創造的價值總量用貨幣表示為
a. 364元 b. 400元 c. 520元 d. 776元
【解析】該題考查計算題,某商品生產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要發生變化,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設為x,則1* 260= (1+30%)x,得x=200元。甲生產者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2件商品,那么甲生產者1小時內創造的價值總量=2*200=400元。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