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綜合模擬演練學案(二)
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結合材料一傳遞的經濟信息,說明材料二中江蘇所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7.材料一:過去,人們一提到民族地區,腦海里浮現的就是“刀耕火種”、“人背馬馱”…… 今天,民族地區徹底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XX年,民族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l38元增加到3389元。60年來,民族地區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近4000萬,部分少數民族已實現整體脫貧。
——摘自《民族團結教育通俗讀本》
材料二:我國各民族群眾之間已經心心相印,漢族兄弟能深入邊疆的每一個地方幫助少數民族兄弟,少數民族同胞也真心地幫助漢族兄弟,即使在一些突發事件中,他們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勇敢地保護漢族同胞的安全。用他們的話說,“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只有團結才能發展”。
請從《政治生活》角度說明我國民族地區取得巨大進步的原因。
28.材料三:打造低碳生活,人人有責,人人有益。其精髓在于全民動員、全民參與,使之成為每個公民、每個家庭的自覺行動。打造低碳生活,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如某校組織學生觀看正在全球熱映的電影。該片講述的是人類經受的因全球變暖等原因而引發的末世浩劫的故事:通過描述城市遭受的虛擬浩劫,使人震撼、讓人警醒,提高了人們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在解決氣候變暖問題上政府應扮演的角色的認識。
請你運用文化作用的有關知識談談對材料三的認識。
29.建國6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中國農村改革成果輝煌,令世人矚目。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公社化的農村經濟發展緩慢。改革開放之后的31年,農村改革邁出了三大步。第一步,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核心的農村經營體制改革,使農民獲得生產經營自主權,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第二步,實行以農村稅費改革為核心的國民收入分配關系改革。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第三步,實行以促進農村上層建筑變革為核心的農村綜合改革。推進這步改革,完善行政管理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必將鞏固第一、第二步改革的積極成果,對農村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綜合材料,運用實踐的有關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要不斷深化農村改革。
【參考答案】
1—5cbcab 6—10aacab 11—15acbdc
16—20cccdc 21—25ad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