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輪復習《經濟生活》專題四
一、考點梳理:
考點1:了解市場經濟的含義
(1)資源配置有兩種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
(2)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考點2:理解市場調節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市場調節的作用
市場調節配置資源主要是通過價格、供求、競爭來實現。 一方面,市場能夠通過價格漲落及時、準確、靈活地反映供求關系變化,傳遞供求信息,實現資源配置。另一方面,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在利益杠桿的作用下,會積極調整生產經營活動,從而推動科技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利用。
(2)市場調節局限性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2)在市場可以調節的領域,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的弊端
考點3:理解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1)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
只有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市場才能合理配置資源
(2)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
國家應該健全法律法規、行業規范、道德規范等以規范市場行為;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總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規范和引導。
考點4: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第一,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也叫“根本標志”)。
第二,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這是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第三,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考點5:說明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與手段、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性
(1)宏觀調控主要目標:
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其中促進經濟增長是首要目標(首要目標不同于主要目標),四個目標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2)宏觀調控的手段
第一,經濟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經濟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
第二,法律手段。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
第三,行政手段。國家通過行政機構,采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調整經濟活動。
總之,國家宏觀調控,應當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總體功能。
宏觀調控的重要性
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
考點6: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我們現在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本世紀頭二十年,建設一個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發展比較均衡的小康社會。
考點7: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全面建設小康在經濟建設方面要達到以下幾項新要求:
(1)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考點8: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樹立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