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學案•經濟生活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西、東、中、東北)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
2.重要知識內在聯系
⑴與經濟生活其它知識點的聯系
①與消費的聯系: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架馬車”之一,結合當前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要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就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②與基本經濟制度的聯系:要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合作經濟。推進公平準入,改善融資條件,破除體制障礙,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以現代產權制度為基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黨的xx大表述)
③與宏觀調控的聯系: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必須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
⑵與政治生活的聯系:
①與政府有關知識的聯系: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要求政府人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落實政府的工作原則,科學履行政府職能。
②與黨的有關知識聯系: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關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體現黨的政治領導和思想領導。黨要與時俱進,做到科學執政,加強執政能力建設。
⑶與文化生活的聯系:經濟決定文化,文化對經濟有反作用。加強文化建設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都有利于促進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⑷同生活與哲學的聯系:
①物質與意識的辨證關系: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貫徹落實。
②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③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科學發展觀作為一種社會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誤區點撥
1.總體小康和全面小康社會的比較。
點撥評析:總體小康與全面小康有三大區別。
①總體小康是一個低標準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個較高標準的小康。
②總體小康是一個偏重于物質消費的小康。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除了注重物質生活提高外,還特別注意人們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權利,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等方面,實現社會全面進步。
③總體小康是一個發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縮小地區、城鄉、各階層的差距。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國也還沒有全面達到。
2.gdp增長速度越快越好
點撥評析:①“gdp”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是衡量一國經濟增長水平的重要指標,表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與保持gdp的高速增長分不開的,但不能據此認為gdp的增長越快越好而片面追求gdp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