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承轉] 根據上面所述,我國的地震災害嚴重。現在同學們一定很關心下面要講述的問題:地震是否能夠預報?
[板書] 三、地震監測和預報
[講述]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它是指地殼的天然震動。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會有預兆,同學們可以看課本圖3·26。圖中所表示的是,地震前動物異常的情況。其實,除動物異常外,在氣象、地下水等方面都有表現,地震儀器上也有顯示,所以我們說,地震是可以預報的。例如,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的7.3級地震,我國地震臺站在震前準確地作出預報,及時疏散居民,免遭重大損失。但是,目前從整個世界范圍來說,預報地震還不能像預報天氣那樣準確可靠。現在,我國已經在全國范圍建立了地震監測網絡,對地震預報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今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地震預報會有更多的成果出現,也希望同學們學好科學知識,將來為地震預報做出貢獻。
[閱讀回答] 閱讀課文“讀一讀”,回答:
1.地震前,井水和動物會有哪些異常現象?
2.發現井水和動物異常現象怎么辦?(學生議論、回答。教師再向學生說明:①自然界的異常現象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因此不能發現自然異常就自行預報地震,以免引起恐慌和混亂;②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每個人都應樹立防震意識,觀察到有關地震前兆的異常現象,應主動、就近向地震臺站和有關政府部門報告。)
[練習] 在填充圖上填出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名稱。
[板書] 四、火山的分布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7和圖3·28,想一想:為什么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山頂會出現湖泊呢?為什么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的湖泊相連成串呢?(學生議論、發言)
[講述] 原來,它們都和火山活動有關。白頭山是一座火山,“天池”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山頂湖泊;五大連池所在的地方也有火山活動,“五大連池”就是五個相連成串的湖泊,它們是由火山噴出的熔巖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群。
[講述] 我國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地方(指圖):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中國臺灣、海南島等地。
我國已經知道的火山有600多座,可是近幾百年來仍在活動的卻很少。我國最近年代,也就是1951年5月,噴發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內的昆侖山中。火山噴發也能引起地震,這叫火山地震。
下面,我們學習另一種在我國許多地方經常發生、危害嚴重的自然災害——泥石流的知識。
[板書] 五、泥石流
[講述] 泥石流是突然爆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具有強大破壞力的特殊洪流。它多發生在山區,和地形、巖石、植被、氣候都有關系。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9,對照課文,說說泥石流發生的條件。(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提問] 再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說說泥石流有哪幾方面的危害。(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板書] 2.造成的危害
[講述] 泥石流也是一種自然災害,我們應當認識它。預防泥石流也是我們防災、減災的一項重要任務。
[提問] 泥石流發生在山區,我國哪些地方是泥石流的多發地區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總結] 地震、火山、泥石流都會危害人們生產、生活,我們應當認識它們,預防它們,盡量減少它們的危害。
[練習] 1.我國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
2.泥石流發生的條件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
(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