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重難點解析與綜合訓練
●重、難點解析
1.下列關于農業生產地域性特點的原因是( )
a.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國家政策差別很大
b.不同生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不同的自然條件
c.不同地區的動植物種類可以相互交流
d.農作物生長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農業生產特點及成因的重要內容。①農業生產是指人們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取所需產品的生產部門,可以看出生產對象是動植物。動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光、熱、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且不同的動植物需要不同的自然條件。②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國家政策千差萬別。比如不同地域的耕作習慣、發展歷史不同;不同區域居民的食品愛好和需求不同,因而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③人們可以通過文化交流將起源地的動植物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不是造成地域性特點的原因。④所有農作物生長的不同階段對光照、熱量和水分條件的需求不同,而農業生產活動又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當某種農作物錯過了生長季節,下一茬農作物也會錯過生長季節,影響一年的收成。正如人們所說的“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因而農業生產雖然具有季節性、周期性特點,但它不屬于地域性特點的原因。本題答案為ab。
2.分析下圖:據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因素和農業區位選擇的一般規律,在城鎮周圍合理布局小麥、乳牛、花卉、養魚、果園等農業類型,說明理由。
[解析]農業生產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產活動之一,農業區位選擇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農業部門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環境效益。選擇農業區位時應考慮以下幾點:①一般說距城鎮越近,地價越高,農業生產成本越高;②不同類型的農業,從單位面積的產值來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養魚、果園、小麥;③還應考慮這幾種農業類型所需水量的多少,以及產品對運輸的迫切性等方面。綜上所述,a應安排養魚,因為a處是水庫所在地,水庫有綜合效益;b應安排果園,因b為丘陵山區,適宜發展經濟林區,而且種果樹還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c應安排乳牛,因鮮牛奶易變質,應選擇在距城鎮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d應安排花卉,因花卉需保鮮且需水量大,并且產品急需運往市場,布局在有水源且離城鎮近的地方合理;e應安排種小麥,e處為平地,面積大,也有水源灌溉,距城鎮遠,地價低。
3.讀下圖,根據工業布局原理,其布局相對合理的是( )
a.①微電子工業 ②紡織工業 ③食品工業 ④化學工業
b.①紡織工業 ②化學工業 ③食品工業 ④微電子工業
c.①食品工業 ②化學工業 ③微電子工業 ④紡織工業
d.①食品工業 ②紡織工業 ③化學工業 ④微電子工業
[解析]該題是一道讀圖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區位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首先閱讀和分析上圖,明確上圖提供的以下解題信息:①圖中有一條自西向東流動的河流,穿越城區北部地區,河流兩則布置了商業區。②城區所在地區,盛行西南風。③鐵路線自西向東經過城區南郊,在城區東南部有一條通往第③工業區的鐵路線。④城區公路大體呈南北、東西向網狀分布,南北向公路干線在城南郊與火車站相接。⑤城區西部是文教科技區,其西南部、城區東郊及城區河流北岸的東北部布置了四個工業區。其次聯系學習過的“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和布局的基本原則,具體分析題目提供的四個工業區布局應遵循的布局原則:微電子工業──屬于技術指向型工業,對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且適宜布局在空氣潔凈、優質水源和環境優美的地區;食品工業──屬于市場指向型,宜接近消費市場和商業區,便于產品銷售;紡織工業──屬于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宜接近消費市場,為紡織工業提供大量勞動力;化學工業──屬于有害氣體污染空氣、有害排放物污染水源的有污染的工業,宜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常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向,或與主導風向垂直的遠郊區,或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