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講解)由于該地區炎熱干燥,大部分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在北非的阿齊濟耶曾出現過57.8°c的世界最高溫記錄,而且本地區降水稀少,有的地區甚至幾年不下雨。很多國家地面沒有河流,成為“無流國”
(引導學生在地形圖中找出沒有河流的無流國)
(提問)造成這種氣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學生討論,注意引導學生從緯度、海陸因素、地形、洋流的影響等方面考慮)
(教師簡要總結)
(進一步觀察氣候類型圖)在本地區是否只存在熱帶沙漠氣候?
(課件展示)地中海式氣候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
(提問)該種氣候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形成這種氣候類型?
(利用圖表進行分析,簡要講解這種氣候的成因)
(承轉)通過前面幾個區域的學習,我們能夠發現,氣候會對當地的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高溫少雨的氣候使得本地區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大家從圖上能看出有什么獨特之處嗎?——北非西亞地區在氣候的影響下,沙漠廣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
(課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觀
(學生活動)沿北回歸線量算撒哈拉沙漠從大西洋岸到紅海邊的距離(約5200km)
(講解)剛才計算撒哈拉東西距離,表明橫跨整個北非;現在再看一看南北縱貫情況,北起地中海,南抵蘇丹草原。總共面積777萬平方千米,占非洲總面積的1/3,比澳大利亞大陸還要大,堪稱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
(承轉)“撒哈拉”原意是“一塊廣闊的不毛之地”。盡管“地上光禿禿,沙子礫石滿地鋪”,但是,地下卻與地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狀況,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還分布有小塊綠洲。
(提問)撒哈拉沙漠正在擴大蔓延,人們已經意識到沙漠化的危害。這么大的土地應當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學生討論)
(總結)人類是可以用植樹種草的生物措施來預防。
(新課結束,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西亞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氣候及其影響下的自然環境。通過學習,我們應該發現,自然環境的各要素如氣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間是密切聯系的。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一個地理環境。而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只有生產方式合理,人類與地理環境才能協調發展。
(復習反饋)
【板書設計】
第十二章 西亞和北非
第一節 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范圍和國家
2、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蘇伊士運河 土耳其海峽
3、高原為主的地形
4、炎熱干燥的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教案點評
教案最明顯的特點是注重對知識目標中重點、難點知識的落實與突破。--上采用充分運用多媒體演示,注重“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指導、演示,讓學生根據觀察,自己得出結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