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教案
2.南京大屠殺:
1937年底,日軍占領南京后,對中國軍民進行長達6周的屠殺,30萬人遇難。
3.日軍細菌戰:
日軍在中國東北研制細菌和化學武器的部隊,慘無人道地用活人進行試驗。
四、全民族的抗日戰爭
1、了解國民黨組織正面抗戰的重大史實;
2.了解中國共產黨敵后抗戰的史實
3.理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作用
4.了解抗日戰爭的勝利并認識其意義
1.正面抗戰的重大史實
(1)淞滬會戰: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中日雙方在上海附近進行的大會戰。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2)太原會戰中的平型關大捷:
八路軍115師取得平型關大捷,是中國抗戰以來取得的首次大捷。
(3)徐州會戰中的臺兒莊戰役:
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臺兒莊大捷,是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
2.敵后抗戰的史實
百團大戰: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在華北敵后發動的、沉重打擊日軍的一次戰役。
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作用
(1)背景:日本全面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建立過程
初步建立——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正式建立——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作用:
①從此抗日戰爭發展為全民族的抗戰。
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
4.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1)抗日戰爭的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書。中國八年抗戰取得最后勝利。(被日本割占五十年的中國臺灣,回歸祖國。)
(2)意義:
①它是近代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
②它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它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④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⑤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