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文化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民國時期的進步文藝
難點:科學成就的簡釋;進步文學藝術的分析
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首先請學生閱讀本節引言,然后進行簡要分析,以便學生能在宏觀把握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刻理解本書的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反映的原理。
一、科學技術的成就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科技落后的原因。然后,由學生填表歸納著名科學家及成果,在學生填表時教師可以展示科學家的圖片。引導學生找出科學家共同的優秀品質,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認識學有所成的努力創精神。
二、民國時期的進步文藝
學習過程中,要解決如下問題:魯迅的雜文,教師可補充相關資料,與中學語文課選的《為了忘卻的記念》、《“友邦驚詫”論》等文章結合分析魯迅雜文的時代感和愛國主義情感。民國時期小說的成就突出,可引導學生課余選讀一至二部作品,以增強文學真實地反映社會各階層狀況的認識。
講解民國時期電影事業、音樂時。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歷史圖片,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學生欣賞電影《漁光曲》的片斷和《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以增強學生的民族感和愛國主義信念。
講解繪畫時,教師應在介紹畫家的同時,讓學生欣賞部分作品。
三、民國時期的教育
教師依據教材內容簡要說明民國時期教育發展概況,然后重點介紹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關于蔡元培,教師可引導學生回顧新文化運動時期有關蔡元培的內容,讓學生閱讀教材所引材料,認識蔡元培的“五育”教育思想,認識蔡元培是中國近代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關于陶行知,教師補充資料介紹陶行知生平,指導學生閱讀“自立歌”,思考與教育思想的關系。提問:“陶行知教育理論的核心是什么。”“為什么稱陶行知為人民教育家?”等等。引導學生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后,提問:“蔡元培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小結
本課所涉及的科技、文藝、教育事業等方面的成就,說明先進的、進步的知識分子追求光明、弘揚進步、倡導科學,反對黑暗、反對落后、批判愚昧,體現了民國時期文化的主旋律。
板書設計
民國時期文化
一、科學技術的成就
1.科技落后的原因
2.科技成就
二、民團時期的進步文藝
1.文學成就
2.話劇、電影的成就
3.繪畫與音樂成就
三、民國時期的教育
1.民國時期的教育
2.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