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⑵從材料三中找出當前經濟危機的原因,(4分)20世紀“三十年代大危機”發生的原因與之相比有那些相似之處?(6分)
⑶施泰因布呂克能從《資本論》中找到解決當前經濟危機的辦法嗎?請簡要說明理由。
【解析】本題第⑴問的第一小問,命題者有意把要求放得比較低,只要學生記住或理解了教材上的相關知識,由此進行概括之后就能夠作答。第⑵問的第一小問,要求學生能夠讀懂材料,只要能讀懂材料,就能夠作答;第二小問只要把本材料讀懂了,再能夠比較細致地讀懂教材上的相關內容,就能夠作答。此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比較能力和說明能力。經濟危機在馬克思的時代,主要表現為產品過剩危機,自“30年代大危機”開始,主要表現的則是金融信貸危機,或者說“超前消費”危機。從經濟危機史的角度,這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第⑶問雖然是一個主觀色彩較濃的設問,但并不是一個開放式的設問,關鍵在于“也許”二字,實際上是一種有傾向的不確定性。此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說明能力和評價能力。解答這一問要注意客觀地分析、評價某些特定的事件或現象,而不能帶著某些既定的條條框框去生搬硬套)。本問答案有可能呈現兩個“極端”:一個是施泰因布呂克不能從《資本論》中得到啟示,因為施是“資產階級”的財長,不可能從反資產階級的《資本論》中得到啟發;一個是施泰因布呂克能從《資本論》中得到啟示,因為《資本論》是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真理”。
【答案】⑴《共產黨宣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成為解決人類共同問題的基本理論。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直到今天仍然一再發生,證明了《共產黨宣言》的正確性。
⑵由次貸危機(超前消費)引發金融危機,最后導致嚴重的經濟危機。
二者相似之處:信貸刺激加劇、生產盲目擴大、股市或樓市瘋狂投機。
⑶施泰因布呂克也許能從《資本論》中得到啟示,但不可能找到解決經濟危機的根本辦法,因為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制度。
22. (•福州模擬)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4月16日,列寧及幾位助手乘坐在密閉的車廂里,穿過德國,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寧即刻發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綱》,提出了立即實現和平、將土地分給農民和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要求…… 這在當時似乎十分荒謬和不負責任的。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寧幾乎是孤身一人號召立刻進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時間證明他是正確的,因為戰爭繼續得越久,公眾的不滿情緒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是希奇古怪的口號,半年之后聽起來就完全合理了!
──《全球通史》
請回答:
(1)依據材料,概括指出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提出了那些主張?(2分)
(2)依據材料一,結合歷史背景,說明列寧的主張為什么在當時被認為“似乎是十分荒謬的”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