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語言的種類與應
用第六章 設計圖樣的繪制
技術語言的種類與應用教學案例及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技術語言的概念。
2.了解圖樣、圖表、模型、原型和符號的概念。
3.掌握技術語言的種類及其應用,能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經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xx年初審通過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通用技術1》(江蘇教育出版社)由顧建軍主編高一年級上冊第六章設計圖樣的繪制中的第一小節設計表現圖——技術語言的種類與應用。本課內容難度不深,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理解技術語言、圖樣、圖表、模型、原型和符號的概念和掌握技術語言的種類及其應用,并能夠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
三、教學對象分析
高一年級學生知識的形成特點是: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能夠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能夠輕松的掌握知識。學習本課時,學生對繪制草圖法已有一定的了解,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對于設計表現圖——技術語言的種類與應用還是第一次接觸。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給予學生創造性和開放性發展的天地,組織學生用探索的方式學習,通過完成思考、討論、馬上行動和交流過程中獲得結論,用實踐操作去檢驗,使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化的體驗空間。
四、教學媒體運用
使用高中多媒體理科教室,以幻燈片的方式放映教學內容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技術語言的概念與掌握技術語言的種類及其應用,能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七、教學策略
組織學生進行思考、馬上行動、討論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同時,主動探索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增強師生互動。
八、教學資源準備
除教材資源外,還準備了一本有關dell專業書刊、一張學生成績登記表、各銀行存折、和玉蘭油說明書等一些技術語言有關的資料。
九、教學過程:
十、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引發疑問
上課伊始,創設"問題討論"情境,引發“除了前面我們學到幾種常用技法之外,在你們日常生活中還了解到哪些創造技法?”這一問題,從開始就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常教于實際生活問題之中,把學生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2.精講多練多思考及積極回答問題,師生互動。
在本節課中我精煉地講解了本課的內容,多讓學生去思考、去發現、去創新。同時不斷地引導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最后的“提優補差”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掌握本節課內容。
3.出示學習任務,自主體驗
新課教學時,出示學習任務激勵學生,讓學生明確任務,帶著任務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組織學生用探索的方式去學習,通過思考、馬上行動、討論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同時,主動探索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增強師生互動所得出的結論,使學生很好的掌握了本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