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教版)
畫家,眉州 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市、蔡襄并稱“宋四家”。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并稱“三蘇”。 (輔以幻燈片蘇軾的畫和書法幫助學生理解其畫家和書法家。)
2、寫作背景簡介:
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于今天的地方分軍區的司令員,但“不得簽書公事” ),游赤鼻磯,作詞抒懷。《念奴驕》是蘇軾貶官黃州后的作品。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作。
三、品讀《浪濤沙 ·赤壁懷古》:
1、 配樂朗讀。 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詞的意境。
2、 學生有感情模仿錄音,朗讀全詞。讀后教師作誦讀提示:
本詞被視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意境開闊,畫面壯麗,氣勢奔騰,應讀得鏗鏘有力,表現出詩人對英雄人物的景仰,全詩應讀得慷慨灑脫。(誰愿來試試,如果沒自愿的老師就隨便抽一位同學。)
3、請一生朗讀。
4、具體分析
(1)同學們關于這首詞,或者說關于蘇東坡還有個小故事想知道嗎?同學們:想。當年蘇東坡在翰林院工作,有一次大家在一塊兒聊天,蘇東坡向一個幕僚問起關于詞的一些看法,幕僚就說,您的詞和柳永的詞不一樣,柳永的詞應該是十七八歲的小女孩,拿著紅木牙板敲起來,唱\"楊柳岸曉風殘月\"之類的,您的詞應該是一位關西大漢,拿著銅琵琶、鐵敲板高亢而歌。當時蘇東坡也非常高興,為之絕倒。好,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舉起我們的手掌用它來作為鐵敲板一邊拍手一邊讀第一片。開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分析第一句)
老師提問:讀得很有氣勢。為什么會讀得有如此氣勢呢?這里面我們要注意到這一句,它起首就是一個\"江\",大家注意到它前后的這些詞語,這條江是怎樣的一條江?一個字?
學生答:大。
老師提問:大。江的前面有個“大”字。氣勢如何?它不說“流”、不說“淌”等,說什么?說\"淘\"。淘的程度怎么樣?
學生答:盡。
老師追問:淘了多少時間?
學生答:千古。
老師繼續追問:都淘些什么人物?
學生答:風流人物。
老師總結:詞一開篇就濃縮了浩瀚的時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風流人物融為一片,創造了一個曠遠、深沉的意境。
(再次齊度第一句)
(2)在這樣曠遠、深沉的意境之下,作者將會寫出一種怎樣的內心活動?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我們接著往下看。一首詞,按照古代的宋詞來說的話,它只有調,叫做詞牌,它后面是沒有題目的,而這一首詞很奇怪,它有個“赤壁懷古”的名字。它“懷”的是什么“古”? (是事?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