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實錄(含練習)
生: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抱定宗旨”。當年北大有無心向學、只為升官發財而讀書、在學校混文憑的學生,現在這樣的學生更多。選科不是選自己喜歡、真正想讀的,而是選發展前景好的;報考大學專業也一樣,只看熱門不熱門,出來工資高不高,不看適合不適合自己。功利至上,只為升官發財而讀書。在學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說了,平時無所事事,放蕩冶游,考試則開夜車,臨時抱佛腳,不問學問之有無,惟爭分數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襲,樣樣都來。所以無論大學還是中學,所有的學生只要進了學校,都必須首先“抱定宗旨”,認真學習。
生:我覺得“敬愛師友”這一條也很重要。我們這一代人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小養尊處優慣了,惟我獨尊的優越感很強,比較自私,也比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連最基本的禮貌也不會。在學校不懂得尊重老師,也不懂得與人相處,學生之間不要說互相勉勵、互相促進,連平等交往、友好相處也不容易。所以“敬愛師友”,是做一個好學生的最基本要求。
課堂小結
師: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雖然側重點不同,但都是立足現實,發自內心的。蔡元培8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職演說,不僅喚醒了當年的北大學子,也打動了我們的心靈。他不朽的聲音,將穿越時空,永遠回蕩在我們靈魂的深處,陪伴我們不斷成長,走向每一個成功。
布置作業
師:今天的作業是利用你們搜集的資料,以“蔡元培與北京大學”為主題,辦一期墻報。下課。
板書設計
【拓展閱讀】
北大之精神 馬寅初
1927年12月19日
今日為母校二十九周年記念,令人發生深切之印象。現學校既受軍閥之摧殘而暫時消滅,但今天之記念會,仍能在杭州舉行,聚昔日師友同學至二百數十人之多,可見吾北大形質暫時雖去,而北大之精神則依然存在。
回憶母校自蔡先生執掌校務以來,力圖改革。五四運動,打倒賣國賊,作人民思想之先導。此種雖斧鉞加身毫無顧忌之精神,國家可滅亡,而此精神當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義,所謂北大主義者,即犧牲主義也。服務于國家社會,不顧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達其至高之鵠的。
茍有北大之犧牲精神,無論舉辦何事,則結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今以浙江一省而論之,如以北大犧牲精神,移辦政府與黨務,則不出一年,必可為全國之模范省。蓋浙江現時之地位,較他省優良之點甚多。財政之統一,一也:浙江之財政廳,尚能統轄全省財政,較之江蘇、安徽、福建等省,俱遠過之。江蘇因為孫傳芳之戰事未了,所統一者僅長江以南之一部分;安徽在前數月間雖征收稅吏,俱歸二三軍隊首領所委派;福建即菜擔妓女,亦俱貼印花,其財政上之紊亂,可以想見;至湖廣江西等省,更無須深論矣。金融之平穩,二也:全省無濫發紙幣,引起金融之擾亂。軍隊之統一,三也。教育之優良完全,四也。此次革命軍興,全省所受之損失不大,五也。既具此五種之優點,茍政治能上軌道,辦事人員俱抱北大精神而徐圖改革,則將來之浙江,必較今日可以遠勝萬倍。
雖然,欲圖改革,必須自環境之改造入手。重心不在表面,而在人心。今日國家社會之所以每況愈下,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墮落。如寅初回浙未久,而請寅初代謀統捐局長者,不知凡幾,且有欲寅初推薦往禁煙局者。彼輩之心理,以為寅初現正在反對禁煙局,則寅初推薦之人員,禁煙局不敢不留用。際此生活困難之時,在政界謀事,果屬生活問題,倩尚可原。然來寅初處謀事之人,甚至預先說價,必須月薪至若干元以上,或有其他不正當之收益者而后可。是故中國大半人民,雖其私人道德亦有甚好者,但腦筋中實無一“公”字之印象。故公家觀念之薄弱已達極點,而對一己之升官發財,譬諸廁所之蒼蠅,群相騖集。故無論何界,茍有一人稍有地位,則其親戚朋友,全體聯帶而為其屬下,家庭觀念之深切,世無其右。當知吾人對于國家社會之義務,應以人民之幸福為前提,不當以個人彌補虧空或物質享受為目的。北大昔日既為群眾之導師,今而后當如何引導人民,打破家庭觀念,而易以團體觀點;打破家庭主義,而易以國家主義,恢復人生固有之犧牲精神。否則,若僅有表面之革命,恐雖經千百次,于國家于社會仍無補于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