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短詩五首》教案
明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小組成員各自獨立思考,交流學習心得、提出疑問,相互探討、爭辯、解疑。小組長須注意以下事項:一是擔負起組織、協(xié)調(diào)責任。如果有同學闡述時間過長,組長須提醒其控制好時間;討論中有爭議且過于激烈時,組長需及時調(diào)控好氣氛;在氣氛過于沉悶時,組長應適時拋出有爭議的話題,引導同學一起探究。二是做好記錄整理工作。將本組所有成員的意見及最終討論結果做個記錄,以便在班上匯報本組總體討論情況,具體包括本組共持幾種觀點,分述論證其觀點的理由,以及討論后得出的結論及產(chǎn)生的困惑、疑問。
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目的:
提倡自主學習基礎上的質(zhì)疑,在思想交流過程中互促互助地解疑,鍛煉交流、表達能力,提高溝通技巧、增強合作。鍛煉小組長組織協(xié)調(diào)、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解讀《斷章》
1、請組長匯報本組解讀《斷章》的總體情況。
2、課件展示學術界對《斷章》的幾種解讀:
解讀一:
李健吾:很看重“裝飾”二字,暗示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蘊藏著無限的無奈與悲哀。
解讀二:
卞之琳:哲理說,主、客體相對關聯(lián)。
解讀三:
愛情說之一:相思說。將對方當風景,相互欣賞、愛慕,久久不肯離去,直到月上窗頭,悄然入夢時。
愛情說之二:單戀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你是無意的,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他(她)是有心的。甚至連你窗前的明月都要帶入夢中。正如《關睢》里的淑女“求之不得”,《蒹葭》里的伊人永遠“在水一方”,只能在樓上看你,在窗外夢你。
3、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當場背誦。
4、補充余光中《連環(huán)》一詩,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詩無達詁、個性化解讀這種閱讀特點。
連環(huán)
──仿卞之琳詩意
余光中
你站在橋頭看落日/落日卻回顧/回顧著遠樓/有人在樓頭正念你
你站在橋頭看明月/明月卻俯望/俯望著遠窗/有人在窗口正夢你
四、解讀《風雨》一詩
1、小組長匯報討論情況。
2、明確本詩主旨:
一場暴風雨把整個世界變得天昏地暗。風雨中,詩人平日熟悉的景象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詩人也因此產(chǎn)生了年輕舵手的“憂懷”,寫下了《風雨》這首短詩。這首詩的含意不難理解:風雨中的“大地”,看起來像是波濤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飄搖不定的舟船;“我”面對“大地的海”,憂思滿懷,就像一個缺乏出海經(jīng)驗的年輕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詩中,“大地的海”是一個獨特的意象,它實際上是詩人用主觀情緒折射客觀現(xiàn)象所得到的結果。這個意象使我們知道詩人的人生坐標發(fā)生了動搖,對未來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與風雨如晦的現(xiàn)實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產(chǎn)生了“房舍如舟”“年輕的舵手”等聯(lián)想,形象地表達了年輕人面對難以預料的世事,產(chǎn)生的一種被動、困惑、無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覺。
3、陶冶情操,積累名句:
人生多風雨,世事多風波。詩中所寫大有翻天覆地之勢的暴風驟雨,是生活發(fā)生重大變故的象征。在這重大變故面前,年輕人辨不清茫茫人海的方向,操不穩(wěn)命運之舟的舵把,表現(xiàn)出憂懼不安,甚至驚慌失措的情形,實屬正常。“年輕的舵手”還缺乏歷練,處變不驚的安詳氣度、履險如夷的從容自信,都是“年輕的舵手”有待達到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