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經濟生活復習提綱
《經濟生活》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3.貨幣的產生: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
4.貨幣的含義和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5.貨幣的職能 基本職能: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2)其他: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
6.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計算公式
7.紙幣的發行量應該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國家無權決定紙幣的購買力)
8.結算的方式:(1)現金結算 (2)轉賬結算。
9.常用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
10.外匯: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外匯不等于外幣,不等于匯率)
11.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12.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即:貨幣升值和貶值的利弊分析)
13.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含義及意義:
第二課《多變的價格》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具體因素對價格的影響),價值規律
1.供求如何影響價格 2.具體因素對價格的影響: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條件、政策等
3.價格和價值的關系: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
4.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1)基本內容:商品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5.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一般來說,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需求彈性)
(3)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替代品、互補商品)
6.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1)調節生產規模。(2)提高勞動生產率(3)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 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根本原因:經濟的發展水平。
2.消費的類型
(1)按照消費對象不同可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 a.錢貨兩清的消費 b.貸款消費c.租賃消費
(3)按照消費的目的分:a.生存資料消費 b.發展資料消費 c.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結構 (1)特點: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2)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的關系:消費結構的完善和優化意味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
(3)恩格爾系數越小,表明人們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4.消費心理
⑴ 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⑵ 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⑶ 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⑷ 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5.做理智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
⑴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⑵避免盲從,理性消費;⑶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⑷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