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經濟生活復習提綱
第十課 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1.總體小康的特點: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 特點: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即:六個“更加”)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經濟建設方面的要求:
(1)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3)建設生態文明。
4.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第一要義:發展 核心:以人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根本方法:統籌兼顧
5.如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3)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4)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5)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1.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
2.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強有力的載體。3.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有利、不利)
4.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迎接挑戰。
5.wto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邊貿易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并稱為世界三大經濟組織。
6.wto的作用:組織多邊貿易談判、制定貿易基本原則和協定、提供解決貿易爭端的場所。
7.wto的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最重要的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原則與公平貿易原則、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等
8.我國加入wto的正確性:
弊:經濟風險顯著增加
9.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10.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要求
(1)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擴大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羸、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2)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3)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新課標第一網
(4)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11.我國對外開放的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也是我國發展的根本基點)